9、本文主要记叙“9?11”周年纪念活动,①②段先写国旗丢失的事件,有何作用?
答:
10、第⑥段中为什么引用了很多人物的言论,请简要分析。
答:
11、文章最后一段罗列了六件“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12、新闻是客观冷静地让事实说话,但文中依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文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好吗?请谈谈自己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
1、C(A、模样mú;B、婆娑suō;D、编纂zuǎn)
2.D(A漂扬—飘扬,掩印—掩映;B恶梦—噩梦,心志—心智;C表情默然—表情漠然;D全对)
3、A(A项,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B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该句使用“差强人意”显然不恰当,因为成绩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球迷的反响是不会强烈的,也绝不会出现撤换教练的结果。C项,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贬义词,多指不好的事)。此处与语境义不符。D项,连篇累牍,指一篇接一篇,一片又一片,形容文章篇幅很多,文辞冗长。由于“连篇累牍”是用来形容文章的,因此用来形容错字多显然不恰当。“连篇”指充满整个篇幅,是可以用来形容错字多的,因此,说成“新整理本错字连篇”就可以了。)
4、B(A项,不合逻辑,“社区、乡镇”不能叫“公共场所”。可将“等”改为“及”。C项,表意不明,“部分地区”既可理解为江苏和河南两个省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河南的部分地区”。D项,句式杂糅,“妄图通过所谓的‘西藏独立’为手段”,实际上是“妄图通过所谓的‘西藏独立”’和“妄图以所谓的‘西藏独立’为手段”两种表达形式杂糅在一起。修改这个句子可任取一种说法。)
5.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6.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7.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
8.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
9.引出报道的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顺便交代新闻背景。
10.使新闻更加具体生动;表明美国对恐怖事件和对未来的态度(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现作者对事实的态度。
11.使整个纪念活动的报道更加完整;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后续新闻的报道作了铺垫。
12.对美国遭受袭击的同情;对美国对此事件所持态度的肯定;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谴责。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如:这样写比较好,这样写可以展示一个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体的良知与正义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练习
知识积累
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凝(níng )重 停泊(pō) 婆娑(suō)起舞
B、瞩(zhǔ)目 撰(zhuàn )写 百花凋(diāo)谢
C、噩(è)梦 步履(lǚ) 绿树成阴(yīn)
D、祷(dǎo )告 大厦(shà) 宣告终(zhōng )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序幕 掩映 装修 心智健全
B、陈迹 管治 易帜 终生难忘
C、终结 废墟 隐秘 表情茫然
D、窒息 退役 紫荆 惊俱万分
3、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______《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______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_香港防务。
A、随着 执行 移交 管理
B、伴着 行使 移交 接管
C、随着 行使 转交 接管
D、伴着 执行 转交 管理
4、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B、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C、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D、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依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5、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______。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A、这一次的降旗将永远定格在英国的历史上
B、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C、相伴缓缓而下的旗帜的是充满哀伤的音乐
D、面对下降的旗帜香港有人心里是喜忧参半
www.jiaoshi66.com语言运用
6.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美国人口普查局说:“在1月初,美国每8秒钟将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活动将使美国每25秒钟增加一人。其综合结果是,大约每12秒钟内美国的总人口将增加一人。”
(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
(2)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7-13题。
(一)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7.选文第一节点明事件时间,在最后说“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如此点出时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在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香港,一个身世十分朦胧的城市。
②身世朦胧,大概来自一股历史悲情。回避,是忘记悲情的良方。香港,没有时间回头关注过去的身世,她只是努力朝前方,紧紧追随着大流适应急剧的新陈代谢,这是她的生命节奏。好些老香港,离开这都市一段短时间,再回来,往往会站在原来熟悉的街头无所适从,有时还得像个异乡人一般向人问路,因为还算不上旧的楼房已被拆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及高架天桥全现在眼前,一切景物变得如此陌生新鲜。
tag: 资源 高一语文 练习题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