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资源: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498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

  D. ① 师还,馆于虞 ②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21、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D. 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2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②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23、左传中哪两句名言出自这个典故?虞公为什么会灭国?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9.B(应为“听从”) 20. C(A项①指示代词,这;②复指提前的宾语“虢”。B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表率领。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对于。) 21.D(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22.①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②于是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附参考译文: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戒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晋国是不可以招惹的,盗寇是不可亲近玩耍的。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谚语所说的‘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大概就是虞、虢两国的这种关系吧。”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族,那能害我啊?”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依从他,所以没有继承君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的史册里,就收藏在周朝王室里面。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即使晋国爱虞国的话,可桓叔、庄伯两族有什么罪?却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威逼到晋侯自己权位吗?至亲以尊宠相威逼,尚且杀害他们,何况是国家呢?”

  虞公说,“我祭祀神灵的物品丰盛洁净,神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过,鬼神不是亲善个人的,只有有德的人才亲近。所以《周书》上说,‘上天没有亲近的人,只辅助有德行的人。’又说:‘祭祀的谷物没有芳香,光明的德行才有芳香。’又说:‘百姓不能改换祭物,只有美德是最好的物品。’这样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所依据的,就只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侵占了虞国,却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难道会将它们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侵占虞国),晋国不需要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