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江苏08-0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测试题:江苏08-0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62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江苏08-0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D A.怀瑾握瑜:衣里怀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优美的品德。该项望文生义。B.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该项色彩不符。C.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该项适用范围不当。D.伯仲之间: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

  3.A(3分) B.搭配不当,“壮举”不能成为人物。 C. 不合逻辑,“至少”与“以上”重复。D. 成 分残缺,应在“东方文化”后面加上“气息”,在“对”前面加上“世人”。 4.B(A “茫”应为“惘”;C.“烦”应为“繁”;D.“蔼”应为“霭”) 5.B(根据押韵和句意判断) 6.D(根据押韵和律诗颈联对仗的特点判断) 7. C(①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阴历九月九为重阳节;②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描写的是元宵佳节,满城万灯千盏,遍地生辉,又时有焰火璀璨冲天的景象;③出自王安石《元日》,除夕放爆竹是我国传统民俗;④出自秦观《鹊桥仙》,鹊桥是传说中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地方;⑤出自唐代文秀《端午》,“楚江”“直臣冤”暗写屈原投江自尽的事。) 8.D(“包羞忍耻是男儿”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 9.C(想。A:通晓 流布;B:思想,理想 说;D:成功 成就。) 10.B(被动句。A:定语前置句,C:宾语前置句,D:判断句) 11.D(而:①表转折,②表修饰。以:③介词,用④介词,因) 12.B(据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B项中“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13. B(A.聪:明;C.微:含蓄;D.滓:污黑,污染。) 14. D (“其”,意义不同,①指代“它的”,②文章的;“以”都是连词,③表目的,④从而,表结果。) 15. D (“此志”即高洁的志向。) 16.⑴人在处境困难的时候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呼天的;在病痛悲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爹唤娘的。 ⑵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然是眼前常见的,可是所表达的意义却很深远。 17.补写下列名句(12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5)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8)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9)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0)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18.(共2分)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19.(共3分)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0.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21.目的是谈论司马迁《史记》对前人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司马迁继承了《左传》、《国语》、《国策》的一些叙事写人的方法,也继承了《晏子春秋》善写逸闻趣事的特点,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 22.是从《史记》文学和史学完美结合这个角度来谈的。说其空前,是因他继承了《左传》、《国语》、《国策》、《晏子春秋》,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学传统,说其绝后,是因从他以后,以班固为代表的史学家,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了。把历史性和文学性两者结合得完美的,是《史记》。 23.从历史角度看,班固继承司马迁的史学传统,《汉书》把,发展得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他重史学性而轻文学性。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24.C(3分)(把必要条件误解为充分条件,且“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成功条件,也并非仅针对学习而言)

  25(6分)“走钢丝”的含义:在逆境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出路。(2分)具体解说:陈逸飞是在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的条件下坚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艺术深思,形成特点;(2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他顶住“西化”、“颓废”的舆论压力,在作品中吸纳西方绘画艺术元素。(2分)(或:细化“逆境”——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西化”,“颓废”的舆论压力。每点3分。细化“寻找自己的艺术出路”——坚持自己绘画道路,深入的艺术思考,吸纳西方绘画艺术元素。每点3分) 26.(6分)动乱冲击时的坚持;②为人的“诚”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答出其一即可); ③特定历史环境条件下,对艺术的深沉思考;④汲取西方绘画艺术(或“西方文化”)的营养。(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27.(5分)结论:生病时一部分人不去医院就诊与药品价格、医院滥开检查项目关系较大。(2分)建议:规范药品价格、改善服务态度、精简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等。(3分)(建议与结论要有联系 对2个得全分) 28.【参考示例】(4分)春天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懵懂幼稚,却活力四射,在温暖的呵护下,尽情地展现生命的多彩绚烂。 夏天像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虽充满激情,却变化无常,在风雨的洗礼中,淋漓的描绘着人生的跌宕起伏。秋天像一位饱尝风雨的成功者,虽硕果累累,却含蓄深沉,在丰收的喜悦中,默默地演绎着感人的奉献之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和修辞。句式基本一致,修辞运用得当即可得分。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江苏08-0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