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今将夺我此志(强行改变) D.见在舟中(看见)
17.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家人莫知其状 B.其妻常恩父母
C.何其诡说也 D.或谓其虚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 B.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C.其妻常恩父母 D.家人异之
19.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
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
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1.诗中“望”字与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字作用一样,都起到 的作用。(2分)
22.试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情感。(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
①想当年: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寄蜉蝣于天地, ▲ 。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 。(韩愈《师说》)
④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 。(《论语》)
四、作文(60分)Ks5u
24.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高二语文《外国小说欣赏》
座位号:
一、语言文字、阅读、文言文等选择题(各3分,共36分)
题号12345691016171819
答案
二、阅读(共36分)
7、诵读体验(2分,每空格1分)
应读出娜塔莎参加舞会前_ 的心情,……话语中充满了__
_ 的情绪。
8、任选两个(6分,每小题3分)
(1) 写给“ ”:
(2) 写给“ ”:
11.(不少于50个字)(5分)
50
12.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分点概括说明。(5分)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6分)
(1)
(2)
14.
(6分)
15.
(6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3分)
(2)
(3分)
21、 (2分)
22、
(4分)
23、名句名篇默写(任选3小题,共6分)
(1)
(2)
(3)
(4)
四、作文(60分)
24.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四、作文(60分)
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
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高二语文试题卷《外国小说欣赏》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B( A.躅zhú C 戛jiá D.掎jǐ) 2、A 3、C
4、B( A 缺少宾语“的故事” C 暗换主语 D用词不当 改“反而”为“从而”)
5、A 6、D 7、焦急、兴奋、焦灼不安、激动;愤怒、失望、生气。(每空格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即可)
8、每句要有人物相关的信息(1分),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2分),(共6分)。
9、B 10、C
11、开放题(评分标准:观点正确,语言得体,能言之有理即可。否则酌情扣分。观点参考: 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目标、奖励、信任、爱心等。(5分)
示例一: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温室里长不出茁壮的松柏,父母放手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其独立的精神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
示例二: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太冒险了,四五岁的孩子还没有自理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活动,有些不安全因素。)
12、①舅舅决定忍痛卖琴。②父亲去卖琴。③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④母亲舍不得卖琴。⑤我去卖琴。(本题5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13、(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而痛苦无奈;为能用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意思对即可)
(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做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因心虚而回避”也对)(3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意思对即可)
14、主要性格特点:勤劳、能体贴理解家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深化主题;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5、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没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本题6分,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
16、C 17、C 18、D 意动,其他名作动 19、D
20、(共6分,每句3分)
(1)从以前到现在五年了,与父母恩断义绝(和父母断绝来往),我生在天地之间,有什么脸面一个人活下去呢?(“向”、“句式:胡……也”各1分,通顺1分)
(2)出去迎接她,忽然两人完全合为一个,她们的衣服裤子也都叠合在一起。(“相”、“衣裳”各1分,通顺1分)
21、为下文写景状物起统领或提摄作用。(2分)
2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4分)
23、任选3小题,每空格1分,共6分
①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②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③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④往者不可谏 来着犹可追
24、作文(60)评改要求按照高考标准。
附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孙王宙是太原人士,从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渐渐的,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
王宙与舅舅告别上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tag: 小说 测试题 高二语文 试题卷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