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何理解文章开头所说的“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4分)
20.文章第6段中插入了“我的妹妹”采茶的描述,主要有什么作用?(4分)
21.“我们透过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广和神秘的‘神性’”在这句话中所说的“物性”和“神性”分别指什么?(4分)
22.在本文作者看来,茶和人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分条列举。(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种葡萄的果农,丰收了,很想请人来尝尝味道,分享他的喜悦。他将葡萄拿给一位官员、一位商人、一对恋人和一个乞丐,结果官员和商人都拒绝尝试,因为他们认为果农有求于他们;一对恋人也认为他另有图谋;只有乞丐畅快地吃完后,甩下一句“这是我今生吃到的最美味的葡萄”,令果农开心不已。
阅读这则材料后,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完备,全面)
10.C(A前一个“为”是介词,被;后一个“为”是介词,替。B前一个“且”是连词,又,而且;后一个“且”是连词,况且。C两个“之”都是代词,这些。D前一个“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11.C(②介绍李贺交游的情况,⑥说明李贺的寿命及曾任官职;①③④⑤分别从形象、行为、创作、传说等方面说明李贺的“奇异”之处。)
12.B(不是由女仆补充完整,而是由李贺自己补充整理。)
四、(24分)
13.(1)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女仆(婢女)接过袋子倒出(诗稿) 。(3分)
(2)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大约能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4分)
(3)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3分)
14.(1)(前两句)写夏末秋初,荷叶落尽,日暮时分,秋风初起,水天相接,烟波无际。(3分)
(2)(后两句)写作者想象朋友公度也同样会心怀思念,每天登高远望,他将会给我寄赠一枝报春的早梅。用“一枝梅”代春色,寄托思念之情,形象具体,亲切可感。(5分)
15.(1)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 (2)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恨绵绵无绝期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4)尽荠麦青青 犹厌言兵
(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众多大学生因为一些大学一味地增设各种热门专业,而很少负有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长远规划的责任,他们在毕业后付出了代价,而这一原因又造成社会上新一轮“脑体倒挂”现象。(3分)
17.答案示例:政府应采取特别措施帮助贫困者免受排斥,缓解其极端贫困的近况,进 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女仆(婢女)接过袋子倒出(诗稿),见所写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点上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的女仆拿出诗稿, 研墨拿纸将诗稿补成完整,投入其他袋子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袋子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的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大约能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天空幽深而高远,上面真的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天帝的尊严,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为什么单单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tag: 测试题 高二语文 语文试题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学习大全,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