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课文全解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课文全解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32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课文全解,

二 人物形象分析

欺压女仆、蛮不讲理的吴太太是作者讽刺的对象。抗战前她养尊处优,去牯岭避暑;抗战后逃往西南后方避难,牢骚满腹。女仆李嫂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就逼她赔偿三块钱国币。虽然李嫂身上只有三角钱,她却毫无同情之心,硬叫警察来把李嫂的铺盖拿去押三块钱来赔偿,自私、吝啬、刻薄、欺人成性的剥削阶级本性暴露无遗。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也充分显示了吴太太典型的庸俗的小市民习气:胡搅蛮缠、泼辣、狡辩。她听到杨长雄说她是“一个无耻的泼妇”,便不依不饶,一逼再逼,甚至谩骂:“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这已完全是蛮横粗俗的泼妇骂街了。作者不加粉饰的真实描写为我们活画出一位自私、尖刻、肆意施虐的阔太太形象。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杨长雄有极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是和吴太太相对照的人物形象。他随学校从沦陷区来到内地,火热的民族斗争熏陶得他“能言善辩,见义勇为,有年轻人爱管闲事之美德”。因此,他为李嫂抱不平,义愤填膺地和吴太太论情说理,争辩说李嫂是个“低级穷人”,赔不起,再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这就变被动为主动,彻底驳倒了对方,显示出他的能言善辩,义正词严。理屈词穷的吴太太露出泼妇骂街的本相后,杨长雄忍无可忍,把吴太太的另一只宝贝花瓶砸碎,凸现出他见义勇为的性格,但同时也说明他容易冲动,缺乏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只能砸碎花瓶出出气罢了。当另一只花瓶打碎后,大学生“理屈词穷,紧闭了嘴唇,握紧了拳头”,过了一会儿“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结束了一场恶战。可以说,杨长雄是一个正直认真的可爱青年,是作者称颂的对象。

成众沉着稳重又不乏幽默。每当杨、吴二人的口角趋于白热化的当口,他便以看似不关己的态度招呼杨长雄:“下棋,下棋。”全剧结束时,成众的一声“和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 艺术特色

《三块钱国币》构思精巧,开头和结尾尤具特色。戏是从一片争吵声中开场的,这使戏从一开始就聚焦在主要冲突“该不该要打破了花瓶的李嫂赔三块钱”,略去了李嫂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作者越过事件的真正发端,把起点放在一个处于持续状态的动势中,勾起了观众对于幕前情景的遐想。”(胡宁容:《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正是这场并未写出的口角,给全剧定下了一个激越的基调。幕一拉开,舞台上就已战火弥漫,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本剧的结尾尤其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杨长雄故意走到吴太太的面前摔碎另一只花瓶:

吴:(血管暴涨,双手撑腰)你这怎么说!

杨:(理屈词穷,紧闭了嘴唇,握紧了拳头,没得说。忽然灵犀一点,恢复了面色,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三块钱──国币!

(吴事出意外,一时想不出适合环境的言词,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

全剧就这样在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动作上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像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刹时万籁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及其他》),令观众联想万千。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三块钱国币》的这种开头结尾方式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急风暴雨的动态进程之中,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剧作家对恃财欺人、无法无理的现象的愤激之情。

伏笔的使用也是本文构思的一大特色。剧中吴太太两次拿起现在仅存的一只花瓶端详,极言她对花瓶的喜爱和对打碎的花瓶的痛心,结果,杨长雄故意把这只花瓶也打碎了,并主动送上三块钱。杨长雄按吴太太的逻辑解决了问题,让吴太太哑口无言。正是由于这些伏笔的使用,造成一种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

本剧的语言俏皮幽默,所有的语言纯乎出于角色的性格,看似平凡,但在此情此景下,不由人不露出会心的微笑。杨长雄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腔调,表面上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嘲讽吴太太,充满机智和诙谐。杨长雄满口“如果”“也许”“因为”的学生腔式的演说辞令和吴太太的泼妇骂街的不和谐的交织,显出吴太太的不可理喻,也给杨长雄这番慷慨激昂的辩论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成众的台词不多,但短促、风趣的语言已充分表现了他“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

四 课文难点参考

1.剧中杨长雄和成众的棋局未完,剧终成众却说“和棋”,为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那盘棋局,实际上是十分风趣又一针见血地比喻这场两败俱伤的争吵。吴太太得到了李嫂的三块钱国币的赔款,是打了胜仗;杨长雄故意打破第二只花瓶给了她第二笔赔款,她就等于吃了败仗。杨长雄说不服吴太太,因此打破她的另一只花瓶来出气,可以说是打了胜仗;但是一个穷学生平白地赔三块钱国币,也可以说是吃了一个败仗。双方都有胜有败,但谁也没有真正彻底打败对方,成了“和棋”的局面。

2.成众始终都未参与冲突,也不能左右冲突的发展趋势,可以把这个人物去掉吗?

成众这个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作为一个与杨长雄相对照的形象出现的,在其冷静幽默的性格映衬下,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杨长雄的许多心理活动都是在和他的对话中交代的。虽然他未参与这场舌战,但每当杨、吴之间的口角趋于白热化的当口,是他“轻描淡写”式的话语让冲突告一段落,使得全剧有张有弛。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3期)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五 丁西林:在物理与戏剧之间(郑以然)

在中国,能跨文理两域的通才不敢言众。五四时期的著名学者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独到建树。二者之间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与相辅相成的影响呢?这一问题值得分析研究。

物理学的美是深入到我们所见的大千世界背后的,而欣赏到这种美也需要另一双眼睛。物理学家丁西林便具有这一种视野,这对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世界对爱思考的人来说是出喜剧”(贺拉斯·沃尔波夫)

作为一位受过理工科正规系统教育,在物理学方面从事常年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而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

首先是敏锐的观察。物理学对研究者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丁西林在从事戏剧创作时形成了优越的“喜剧审美定势”。正是这种发现与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从“一吻之恋”“找房子”“偷烟”“赔花瓶钱”这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近乎无事之事”中捕捉到了喜剧的因子,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如《压迫》反映的是当时社会上租房难的普遍现象,而“有家眷才能租房”也确实是当时北京的规定,而丁西林就是从中“觉得这个题目很有趣味”,由此编出了一出两人假扮夫妻租房的一波三折的戏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课文全解》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