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攻坚: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高考攻坚: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六六教师之家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人气:755

标签: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考攻坚: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答案:屈原 白居易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08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www.jiaoshi66.com

  七、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5、答题示例

  2007年四川卷第12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练习:(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八、续写型题

  1、提问方法:列出对其中几句诗(联)的解说,然后要求补写对空缺句(联)的解说。

  2、解答分析:做这样的题目,要分析列出项,再对照它们续写空缺项,做到角度一致。主要方法是按照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答题。

  3、答题模式: ①概括诗句的内容。

  ②说明与上句的关系。如果补写的是对最后一句(联)的解说,须注意它的呼应、总结、点睛的作用,总之,就是一个“合”。

  ③对句中用得好的词语、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或思想感情作简要描述分析。

  4、答题示例

  2006年湖南卷第14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 “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更多精彩尽在》

(www.jiaoshi66.com)

     

上一页  [1] [2] [3] [4]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考攻坚: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相关文章

tag: 诗歌鉴赏 答题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考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相关分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