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一、解释
子 说 愠 焉 忠
日 三 省 为 谋
逾 罔 殆 箪 堪 肱 笃 时习 信 传 天命 耳顺 逾 温故 罔 殆 堪 好之者 乐知者 饭 水 肱 善者 从 川 斯 舍 乐之者 立 三军 匹夫 笃 切问
近思 仁 笃 日 为人谋 忠 三省 君子 十有五
二、指出本课通假字
1、说 2、有
三、古今异义字
可以 水 朋
儿女 君子 三
四、填空
1、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家学派创始人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 ,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 _, ________ 。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五.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
(4)《论语》的“论”读“lùn”。 (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
六、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观沧海》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2.给下面划线字释义:
①东临碣石 ②以观沧海 ③水何澹澹 ④山岛竦峙
⑤星汉灿烂 ⑥若出其里 ⑦幸甚至哉 ⑧歌以咏志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www.jiaoshi66.com
《次北固山下》
1.这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 诗,内容上属 之作。
2.解释划线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 客路青山下 客路:
乡书何处达 乡书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写长江 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钱唐湖春行》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此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解释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五、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
主题:母爱、童真、自然。
主要内容:一、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www.jiaoshi66.com
习题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2、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
3、冰心,原名 。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tag: 论语 年级语文 检测初一语文学习,初一语文学习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初一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