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重点总结(上册)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重点总结(上册)

六六教师之家 | 初二语文学习 | 人气:397

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重点总结(上册),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由最高军事统帅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两则新闻,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芦花荡》叙述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主要的艺术特色。

  《蜡烛》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作者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对中国表达了极大的尊重和同情。这封信抓住火烧圆明园事件,分清是非黑白,议论势如破竹。

  《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识记运用

  (1)识记生字

  ①给加点字注音。

  荻( )港 溃( )退 阻遏( )仄( )歪 撒( )网 荒谬( )拂( )晓 瞥( )见 箱箧( )绥( )靖( ) 劫( )掠( )憧( )憬( )

  ②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消hào( ) 肃mù( ) zāng( )物 寒jìn( ) 杀lù( ) jiàn( )忘

  晨xī( ) 惊hài( ) yǎo( )水 jū gōng( )( )yāo he( )( ) pínɡ zhàng( )( )

  (2)补全下列成语。

  眼花( )乱 高屋建( ) ( )然无存 锐不可( ) 排山( )海 气势磅( )灭( )人性 精( )力竭 风烛( )年 诗情画( ) 转弯( )角 永垂不( )

  2.精彩的疑难妙句——赏析品味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赏析]“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这段景物描写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情怀。

  (2)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赏析]这几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再次点出这支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3)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赏析]“温和”与前面的“残酷”形成对比,进一步体现了纳粹手段之残忍。

  (4)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

  [赏析]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表现了这位老师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5)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赏析]说它最感人,是因为这些字条是他们死前非常镇静地留给亲人的,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的爱,对纳粹的恨。

  3.多彩的世界文化——走近名家

  ①《芦花荡》作者是 。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②《蜡烛》的作者是 的 。

  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 国的 。其代表作品有小说《 》 《 》 《 》等。

  答案释疑1.略 3.①孙犁 《荷花淀》 ②苏联 西蒙诺夫 ③法 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拓展阅读】

  小河殇 舒婷

  (1)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系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个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2)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纵跃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躬顺手牵鱼。知青点燃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小妹便脸上很光彩地给我们氽鱼汤。

  (3)春水泛滥,河水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4)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们在这里盥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着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邻队的知青在桥头拨吉他,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5)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6)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分头去豆腐房割一块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大家团团围着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人。

  (7)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琴曲。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用8分钱邮票寄封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8)悄悄坐在河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和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闪。

  (9)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高楼的屋顶了。

  (10)深山砍柴或出山赶墟,农民总告诫我们:若是迷路了,只要侧耳听水声,找到山溪或小河,顺着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当我孤身翻山越岭去邻县找同学,一二十里路鲜有人烟,只听见汩汩的水声,有时在足下,有时在肩旁,有时在涧草葳蕤的谷底。老朋友左右逢源,给我壮胆,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11)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两岸生养的人们展示给我们的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正是沿袭了这一自然法则。

  (12)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

  (13)很多年以后我回到河边。老房东烧的是蜂窝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里挑水吃。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14)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选自《读者》2006年第8期)

  1.按照“河是我们的避难所”的形式,总结一下全文的内容,再列出三个方面。

  2.第(3)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中开头写插队时的地方是“绿色盆地”。如何理解“绿色”二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高楼的屋顶了。”这句话有着丰富的内容意味,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说说。

  5.文章最后一句“祈求河的宽恕”指什么?(25字内)

  答案释疑

  1.(1)河是爱情的摇篮。(2)河是生活休息的场所。(3)河是品格教育的场所。 2.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惊险的情节游戏化,表现了乐天的情怀。 3.①绿色一是指那里的山青水碧,一是指那里未经污染的原始状态。②为下文写那里变成污浊不堪作铺垫;歌颂人类精神的至纯至真。 4.作者把物质文明比作“月饼”,把精神文明比作“明月”,说明在物质文明追求中,丢弃了精神文明,感叹世间的变化,也含有对世人的警醒。 5.“宽恕”是指猛省后的思想荡涤,请求小河宽恕过往的过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叹惋。实质上是对目前的状况的忧虑,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环境,珍惜情感,珍惜生活,珍惜文明和文化。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初二语文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重点总结(上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