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工作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http://www.jiaoshi66.com
保持先进性体会,
对策之二:加强民主监督,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工作不仅包括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不仅包括教育与帮助党员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党员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应该通过民主监督机制来进一步强化党员“角色意识”。这里所说的民主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即让党员参与讨论本支部和本单位重大决策。
一是通过民主议事制度,可达到党员思想和组织上的统一,有利于党员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先行一步了解有关重大决策,在讨论中能够取得思想上的正确认识,这对宣传和教育群众,对组织和鼓舞群众是十分有益的。
二是通过民主议事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教育。这些年来,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将权力看作是个人财富,重大决策常常是个人说了算,他们多是只对顶头上级负责,很少是对群众负责,所以,通过建立民主议事制度,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员“角色意识”强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基层支部监督保证作用的一种方法。
三是有利于提高党员议事参政的能力。我们要从各方面培养我们的党员,不仅注重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新科技新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他们从宏观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本单位重大决策的参与讨论,不仅会帮助党员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对自己的政治角色有了更明确地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政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这对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单位的组织建设是有长远意义的。
对策之三:保证“进出口”畅通,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建立清除腐败分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进出口”机制的建立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改革开放时期对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它的建立对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大多数基层组织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不能积极地运行这一正常的“进出口”机制,对这种个别党员及时予以纪律处分,无形中成为我们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黑洞”。因此,认真按照党章要求,正确运行正常的“进出口”机制对个别党员实施纪律处分,对当事人及全体党员都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是我们强化党员“角色意识”的一种组织措施和手段。
首先,要把牢“入口”关,确保新党员的质量。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管理四项制度,即建立发展党员工作三年程序把关制,实行政治审查和教育培训否决制,建立预备党员公示制,建立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特别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关键时刻和完成重要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认真严格考验。其次,要畅通“出口”,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要明确不合格党员的评定和处置标准,要深化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评议方法,可采取定性评议和定量测评、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支部初审和党委终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严把“入口”和“出口”这两道关口,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组织保证。第三,要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定期组织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本着民主、监督、高标准、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党内外群众评判结合,组织与自我鉴定结合等方法,对机关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遵守纪律、业务工作等方面进行评议,促使党员发扬成绩、改正错误,不断提高素质。第四,要加强机关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关心机关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及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及时做好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之排忧解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总之,各级机关党组织要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一级抓一级,一直抓到党支部,抓到每个党员。
对策之四:发挥党组织作用,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源泉。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将直接影响机关党员并进而影响到党员“角色意识”的发挥,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 强化党员“角色意识”,必须把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建立党员责任落实和权利保障机制。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作用,最重要的是必须履行好党员义务。建立健全党员责任落实机制的实质,就是要防止党员不履行义务,即"不作为"。要结合党员的不同岗位、职务,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加以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党员,使党员清楚无误地明白自己的责任。同时,为防止只注重党员履行义务,而忽视或者漠视保障党员的权利的倾向,使党员权利得到充分行使,要以完善和落实《两个条例》为核心,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使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参与讨论和决定党内问题的渠道通畅,党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以达到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
二是用好党组织生活的鲜活载体。提倡通过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小气候。如20**年,自治区国税局提出建立国税文化建设就是促进党组织建设的有益的尝试。国税文化是一个包括国税精神、国税价值准则、国税文化素质以及国税文化物化形态的综合体。成熟了的国税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辐射等多种功能,基层党组织通过建设文化的途径,增强组织对广大职工的吸引力,造就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小气候,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全体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同时,从县、市级党组到地区级党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管理。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则把各项制度内容落实到具体党日活动中,要把党内生活与争先创优活动、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与社区建设、军民共建、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凝聚人心、教育和带动群众,为党增光添彩的明显效果。
三是积极创建基层党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其关键就是要大力提高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广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能紧跟时代的最新科技前沿、最新文化的发展步伐,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状态,并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单位事业发展的效益成果。其次要营造党内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形成普遍化和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党员教育是永恒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党风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等,都要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所以,共产党员从入党那天起,直到生命结束,都要不间断地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再次要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实践证明,中心组理论学习具有很强的表率和辐射作用。各基层党组在组织学习中,要做到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督学考学机制,保证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时间和质量。要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督促检查和交流工作,对做得好的要进行推广,做得不够好或与要求不相适应的,要研究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党要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适应新的情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强化党员“角色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塑造党员灵魂的艰苦过程,它是按照“三个代表”搞好党建的最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将为此付出十分地努力, 才能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取得新发展,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永远保持住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