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时她所遇到的也许是她觉得很强硬的对手,这时她表现出怯懦与畏缩。上个月回家,发现女儿心事重重的,很不开心,并跟爸爸说:“爸爸,你能不能跟老师说给我换位子?”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是同桌的男孩经常用言语侮辱挑衅并用拳头狠狠敲击女儿的头,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觉得是自己未能将女儿照顾好。随后,我调整情绪后开始了我的引导:“他为什么打你?”“没什么事,真的。”“他打你的事老师知道吗?”“可能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制止他。”“你警告过他吗?”“没有。”“你觉得受到伤害只退缩和逃避会有用吗?”“应该有用。”“如果换了位子,他还来打你怎么办?”“……”(女儿沉默了)“你还记得爸爸教你的自卫拳吗?”“记得。”“可不可以下次他再打你时警告他,明确告诉给他三次机会,如果他还这样做的话,你将对他采取武力呢?”“恩,我能打得过他吗?”“当然,你该先跟他谈判,不行的话,让爸爸再教你几招。还有,如果你愿意妈妈帮你的话,我会跟老师交流一下,但孩子你要记住,自己的事情最后还得靠自己解决。”这几周回家,我观察女儿的情绪基本稳定了下来,小男孩在得到警告后暂时停止了伤害。在孩子怯懦时,我们应该教她勇敢,要有维护自己尊严的能力,鼓励孩子受了欺负“先礼后兵”是必要的,但不能当作为人处事的宗旨。
不管对自己、对员工、对孩子,我总将“做事先做人”作为基本要求,因为我知道没有为人的正直、善良、忠诚,即使才华盖世也不为人们所齿,从古至今“德者本也”,任何民族、国家、社会的教育无不如此。“教无定法”,我只是在照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女儿人生的旅途中引航,虽然结果不一定很好,但我和女儿都在努力,希望女儿能做到诗意般享受生活。
上一篇:快乐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