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246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14.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理由是:( )。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第 Ⅱ 卷

  四、(18分)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6.默写填空:(6分)

  (1)鲁迅《拿来主义》:没有拿来的,_______________ ,没有拿来的_______________ 。

  (2)与《庄周买水》中"连梦想化为蝴蝶的庄周也变了"一句相关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普天之下, __________ ;率土之滨,__________

  17.阅读唐代崔涂的《春夕》,回答问题:(6分)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颔联是传诵的名句,写得颇为精彩,试加以分析。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2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孙见喜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所植的古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青年博览》2000年10期18.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分)

  19.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4分)

  20.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4分)

  ①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②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B.文中"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维诗的魅力和他的品德。

  C.作者主张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D.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

  六、(12分)

  22.将下面一段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4分)

  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联合颁布《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对境外就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证制度,并定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要求,从7月1日起,出境就业的中国公民必须与境外雇主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这将使中国境外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得到当地国家法律和劳工部门的双重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学生王真写了一首诗,寄给了一家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并附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李编辑:您好!

  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教祺王真2004年X月X日

  请将原文中错误处划上横线,并标上①②③这样的序号。(2分)

  24.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本题共6分)

  (1)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进行衬托。(3分)

  答:

  (2)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要求揭示将某一事物(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因。(3分)

  答:

  七、(60分)

  25.作文: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或缺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散文。她说,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你需要怎样的精神生活,又将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呢?试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这种精神空间的构建,可以和毕淑敏女士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有所不同。你可以只就其中一间小屋来写,也可以兼及两间或三间小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来构建新的小屋。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题3分,共42分)

  一、1.B; 2.B; 3.A;4.C;5.B;6.C;

  二、7.C "勇气"号登陆时"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其他情形不是"自主控制".

  8.A 本项不属于"自主控制"范畴,而是属于自然缓冲。亦可用排除法去掉BCD.

  9.B 本文重在谈"勇气"号的登陆问题,详细交代了登陆的种种情况,所以选B,而A项回避了这一主要问题,C、D两项又显得太宽泛。

  10.A 根据第二段中沈毓贤的相关表述,"勇气"号发回第一个信息,应该看成是整个计划中的局部的、部分的成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