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粤教版必修2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资源:粤教版必修2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492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粤教版必修2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

  [共同基础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其中A项都读为“chì”的音。B项“唆使”的“唆”读为“suō”的音。其他读为“sù”;C项“同仇敌忾”的“忾”读为“kài”,其他读为“qì”;D项的“溘然长逝”的“溘”字读为“kè”,其他读为“hè”。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惦量 嬉笑怒骂 怠慢 陨身不恤

  B.柑桔 见异思迁 脉膊 百感交集

  C.徇私 开门揖盗 棘手 礼尚往来

  D.裨益 虚无缥渺 浮浅 当仁不让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A项中“惦量” 应为“掂量”,“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B项中“脉膊”应为“脉搏”;D项“虚无缥渺”应为“飘渺”或“缥缈”。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城地区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很好,我们可以 办理。

  ②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我们怎么能 满腔的怒火?

  ③“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A.仿造 遏止 搜集 B.仿照 遏制 搜集

  C.仿造 遏制 收集 D.仿照 遏止 收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仿造”是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仿照”是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遏止”用力阻止;“遏制”是制止、控制,可以带宾语。“搜集”是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根据语境选择B项。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身在茫茫沙漠中,前途未卜,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B.身为教师就应该象春风风人那样,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C.张君的恶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决心要抓获并严惩这暴徒。

  D.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测控点击】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A项“休戚与共”是彼此之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只有苦,没有甘,B项“春风风人”是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C项“荡气回肠”指形容文辞、音乐等感人至深。对象用错。D“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同C。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6月7日,记者在巴县中学考点发现:60余辆漂亮、豪华的小轿车挤在学校门

  口接送考生,导致巴县中学门口路段塞车大约半小时左右。

  B.据央视报道,受今年第三号台风“榴莲”和第四号台风“尤特”的影响,广西

  南宁发生建国以来最高水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南宁抗洪抢险工作。

  C.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湖北省移动通信宜昌分公司在坝区及西陵峡库区移动通

  信网络、传输网、库区移动迁复等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

  D.11月9日到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就

  中国入世进行表决。估计将获得2/3多数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A.“大约”和“左右”重复 B.“发生”和“水位”不搭配。D.成分残缺

  【答案】C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章既说明了菊花由野生到栽培的历史发展过程,又集中了许多与菊花有关的社会风俗和人物事迹。如 , 等,不仅给人丰富的 ,而且给人不少的 。

  ①杭州郊野的重阳斗菊,开封酒店的牌楼缚菊。

  ②陶弘景吃菊养生,陶渊明托菊言志

  ③菊花知识

  ④文史知识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

  【解析】根据“历史发展过程”,到“社会风俗和人物事迹”选择①②;从主题是菊花到延伸的文史知识,选择③④。

  【答案】C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题3分,每小题3分)

  “浩瀚的大漠戈壁、葱郁的原始森林、感悟大自然的杰作,与自然界各种生灵亲密接触……”这些以“生态旅游”做卖点的广告在“五一黄金周”前频频亮相,充满诱惑。然而,一些关心环保的人士和专家谈起这渐成时尚的“生态游”时却无不担忧。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行为,其宗旨是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不仅要求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而且要求游客行为要“环保”,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有专家说,现在社会上对生态旅游就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的认识是片面的。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生态旅游表面上看是喜欢那些珍稀动物,但游客们的行为其实害了它们。人类频频接近野生动物,会造成动物心理紧张,压力增加。北极熊、企鹅、海豚和澳大利亚野犬,甚至热带雨林里的鸟类,都受到愈来愈大的来自生态旅游方面的影响,它们体重减轻,有的甚至死亡。

  生态旅游业者主打的卖点,都说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生态旅游当前每年增长10%到30%,在1998年吸引全球900万人,连联合国也赶热闹,将2002年定为生态旅游年。

  生物学家指出,就算细心规划和监控的生态旅游,对动物也会有始料未及的影响,包括传播疾病、干扰动物日常作息,从而损害其健康。一些专家还指出,不少旅游者素质较差,乱抛废弃物品、乱折花草树木、惊吓野生动物、随意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也给优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而实际上,除了极少数例外,生态旅游计划都未经审核论证,举办的业者并无生态保护方面的资历,他们口口声声完全尽到了生态保护的责任,然而,由于缺少监督,真正做到既促进了旅游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业者少之又少。业者和游客有能力做到的,大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不违反土地使用法规、不乱砍树木、不惊吓动物等等。然而每逢节假日,偏远、生态多样的地区每每人山人海,这对动物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看到这么多的人涌到身边,特别容易紧张,症状包括心跳加速、繁殖率降低,以及荷尔蒙失调。

  在拥有生态多样性的国家,生态旅游是不错的资源,但发展生态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研究工作,好好收集相关数据。动物的权益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没有了它们,也就没有了生态,还谈什么生态旅游。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对开展生态旅游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督,加之一些自然保护区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7.下列对“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以大漠戈壁、原始森林为对象,感悟大自然的杰作,与自然界各种生灵亲密接触的旅游行为。

  B.指以自然景物为对象,以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为宗旨的一种旅游行为。

  C.指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接近珍稀野生动物,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的旅游行为。

  D.指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当前每年增长10%到30%的一种旅游行为。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信息筛选。

  【解析】A项“以大漠戈壁、原始森林为对象”,应“以自然景物为对象”。

  C项“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不符合文意。判断依据:“有专家说,现在社会上对生态旅游就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的认识是片面的。”

  D项“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不符合文意,应“以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为宗旨”。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粤教版必修2语文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