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北京四中2017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测试题:北京四中2017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915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北京四中2017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28.下列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藏亡匿死      (2) 使宣叩头谢主

  A.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让董宣向皇上叩头谢恩

  B.躲藏逃跑几乎致死    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谢恩

  C.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

  D.躲藏逃跑几乎致死    让董宣向皇上叩头谢罪  29.“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2分)

  A.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

  B.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使一个命令执行吗?

  C.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施及一个县令吗?

  D.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使县令执行吗?   3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公主车马,列举公主过失,并当场打死了杀人犯。

  B.公主向皇帝告状,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生死关头,董宣没有畏惧,阐明严格执法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刚毅之举令皇帝动容,最终皇帝决定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在其未作皇帝时曾施予他的恩德,并为她出气。  31.用“/”为下边的文言语段断句。(5分)

  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

  注:邵餗:宋代著名书法家。六、诗词鉴赏(17分)

  阅读下面两节戏曲选段,然后回答32、33题:

  ①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②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西厢记》节选

  注:王实甫的《西厢记》展现了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克服重重困阻,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以上节选的内容表现了莺莺送别张生的一段情景。

  32.王实甫常化用前人诗词,使曲词显得精致隽永,请根据选文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答: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诗句,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3.请描述【端正好】首句中营造的情境,并简析该句对诗歌情感表达有何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34~36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34.请说说第二句中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请简析“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诗人是怎样借助“月”这个意象来表现其怀古幽情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月”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请另举一例运用了“月”这一意象的诗句,并简析该意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37—41题(16分)

  看 海

  李 锐

  ①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满意了。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 装满了各色名牌或不那么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一些出名或不那么出名的歌星,把“文革”歌曲搜出来在嗓子眼里推来揉去地揉搓着。于是不由得就想,装在这么一副行头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遗憾。

  ②久居闹市, 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口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突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明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说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③仔细回想起来,平生至今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

  ④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是喧哗或是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只有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⑤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虽然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⑥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泡在自然环境当中却终生麻木不觉;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了悟了宇宙。

  ⑦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一份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的一个人和大海的相遇。

  ⑧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3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认为在闹市有山有水有森林的公园,即使能在沉静时分令孩子投射情感,也难以让人获得关于自然的感悟,因为那毕竟不是真的大自然。

  B.作者认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先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称作“人文景观”的宝贵财富,而我们却没能认识到它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C.第④段中作者说“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一个“画”字赋予大自然寒暑易节的景象以艺术的气息,赞颂了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D.作者认为大自然是藐视人类的文明的,人类在自然面前会惊惧万分,俯首称臣,不得不接受自然的洗礼与教化,人类的语言在自然面前显得无力。

  E.在海边被浪花打湿的是一群人,作者却说“女儿开始了她自己的一个人和大海的相遇”,是想强调与自然的沟通是依赖个体的独特体悟的,其他人无法代替。  38.在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替女儿遗憾”?(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在第③段中,作者说自己“平生至今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作者与自然这两次相遇的感受有何异同。(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在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大自然的沟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2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北京四中2017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