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09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

  高 二 语 文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保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②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一3题。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览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节选自《我们爱科学》)

  1、下列关于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联合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B、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冻成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C、冷热气候变化使石像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D、生物的进攻、人为的破坏,也是使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主要原因。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列宁格勒,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的“烂”掉。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前后矛盾。

  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易传热,没有这种性质。

  C、不仅是秦始皇的石碑和埃及的石像,自然界各种石头都难免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

  D、石头是慢慢的“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一6题。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高考资源网kong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之所履 履:踩

  B.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C.以无厚入有间 间:空隙

  D.庖丁释刀对曰 释:提着

  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文言文翻译(共9分,每句3分)

  7、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⑵、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背诵(共10分,每空1分)

  9、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

  ⑵.丈人曰:“ ,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⑶.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⑷. 、 、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⑸.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科上册联考测试题》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