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940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2009—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

  第Ⅰ卷(18分)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口讷(nè) 崔嵬(wěi) 谂知(rěn) 玉醅(pēi)

  B.小觑(qù) 赧然(lǎn) 蛊惑(g?) 石栈(zhàn)

  C.怃然(wú) 祓除(bá) 孤迥(jiǒng) 一畦(qí)

  D.僭称(jiàn) 隽永(juàn) 国粹(cuì) 蹊跷(qīqi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涡角虚名 蝇头微利 稗官野史

  B.著之竹帛 举案齐眉 兴高彩烈

  C.扪参历井 诚慌诚恐 劳燕分飞

  D.一夫当关 咸与维新 杀一儆百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了;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B.鲁迅的《阿Q正传》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可谓是炉火纯青。

  C.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濡目染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D.悲剧和喜剧本来泾渭分明,但莎士比亚打破了它们的严格界限,依据生活的本来面目把悲剧成分和喜剧因素结合于同一剧中,创造了悲喜剧混杂剧。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时,对鲁侍萍的感情也许是真挚的,但当他认出站在面前的就是被他无情抛弃的鲁侍萍时,便脱下了温情的面纱而凶相毕露。

  C.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D.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5.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剧中人物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杂剧

  B.孔尚任——《桃花扇》——杨贵妃——杂剧

  C.关汉卿——《窦娥冤》——窦娥——杂剧

  D.老舍——《茶馆》——王利发——话剧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共8分)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②讟:怨恨。③台使:六朝时朝廷使者。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C.罴性俭率,不事边幅           率:轻率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祟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罴为设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又客与罴食瓜    落霞与孤鹜齐飞

  D.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8.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第Ⅱ卷(102分)

  三、(24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

  (2)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

  11.默写(10分)

  (1)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问君西游何时还,(2) 。(3) ,

  (4)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5) ,(6) !(7) (8), 。飞湍瀑流争喧豗,

  (9) _______________ 。其险也如此,(10) ____________ 。(《蜀道难》)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外弟:表弟。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题中“喜”字能否代表整首诗的感情色彩?为什么?

  (2)诗末以写虚景“秋山又几重”收束,这是否脱离全文相聚、相别的主题?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18分)

  永远的《雷雨》

  王蒙

  为纪念曹禺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上演《雷雨》。我有幸被邀去看,距上一次看《雷雨》,倏忽四十余年矣。上一次是1956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会议时。(那时为了防止我们这一伙人骄傲,不让叫青年作家。)至今我记得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看完于是之、胡宗温、朱琳、郑榕、吕恩等演的戏后对我说的话:“我感到了艺术上的满足。”如今,厚明亦作古八年矣。

  我从上小学就看《雷雨》,加上电影,看了不下七八次,许多台词——特别是第二幕的一些台词我已会背诵。我特别喜欢侍萍回忆三十年前旧事时说的“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我觉得现在的演员(不是朱琳)没有把这句话的沧桑感传达出来。我知道《雷雨》的情节与人物家喻户晓。我的缠足的、基本不识字的外祖母,在我七岁时就向我介绍过戏里的人物,她说鲁大海是一个“匪类”,而繁漪是一个“疯子”。

  《雷雨》表现了人的与(旧)社会的罪恶,毫不客气,针针见血。戏里表现出来的罪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阶级,二是性。不但周朴园是剥削压迫工人“下人”的魔王,繁漪也是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把繁漪说得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请参看拙著《踌躇的季节》)怕只是一厢情愿。《雷雨》是猛批了资产阶级的,比《子夜》揭露更狠,是现代文学史上突出地批判资产阶级的为数不太多(与反封建主题相比较)的重要作品之一。《雷雨》里充满了压抑、憋闷、腐烂、即将爆炸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是由于周朴园的蛮横专制造成的。与憋气与闷气共生的,则是一股乖戾之气——早在明朝就有人注意到了弥漫于中华大地上的一股戾气。《雷雨》里的人物,多数如乌眼鸡,一种仇恨和恶毒、一种阴谋和虚伪毒化着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周朴园、繁漪、周萍、鲁贵、鲁大海,无不一身的戾气。当然,大海的戾气是周朴园逼出来的,你也不妨说旁人的戾气也应由周老爷负责——这就是戏之为戏了。实际上,找出了罪魁祸首直至除掉了罪魁祸首之后,各种问题并不会迎刃而解。但是压抑和憋闷再加上乖戾,就是在呼唤惊雷闪电,呼唤血腥,呼唤死亡——有了前边的那么多铺垫,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势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而从民主主义的观点来看,你也可以说是在呼唤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消除憋闷与乖戾二气。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7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