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2017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2017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990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2017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为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同龄的伙伴不愿与“我”结伴去山那边看看,所以“我”尽管对山那边充满好奇,但终未前往一探究竟。

  B.山庄与山之间,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富有生机,清新宁静,洋溢着“我”对故乡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C.“我”主动与老人搭讪,他不正眼看“我”,嘲笑“我”问得奇怪,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折射出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D.标题中的“山那边的景致”,既实指犊牯山那边的景致,又虚指人们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

  E.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回答了“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询问:山那边很平常 ,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不值得“我”去探寻。

  六、(15分)

  20.庖丁解牛,先后经历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躇踌满志”三个过程,请依据课文,发挥想象,描写第二个过程中庖丁的动作。

  要求:

  1.侧重于人物的动作描写,符合指定的情境;

  2.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商品要包装,演员要包装,企业要包装……无论什么不装饰一下美化一下就上不了档次;可也有人说,东西还是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买东西、找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对此,你怎么看?你有过相关的经历吗?请根据材料意思,以“做人要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但要明确。

  高二语文第一次段考参考答案

  7.A(曲解文意。第一段“‘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说明“学而优则仕”并非一种科举制度,而是和科举制度关系密切。)

  8.B(强加因果。第四段“‘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是大的环境背景,而不是学优而仕导致的。)

  9.B(A强加因果。第二段指出促成“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是文吏统治。B缩小范围,以偏概全。第二段明确指出这些士能够被原谅“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C说法绝对。第三段指出中国的贵族“并不是完全由血统决定”。)

  10.D(A.矫:矫正、改变;B.废:违背;C.先令:事先立言。)

  11.B(A前 “之”代词,代死人,后 “之”结构助词 “的”, B都是 “用来”,C 前“乃”是“于是”,后是“才”,D 前是“将要”,后是“况且”)

  12.C

  15.略

  16.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我”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的好奇和探寻,为“我”主动向牧羊老人询问“山那边的景致”作铺垫;③与结尾“我”远离家乡、重返城市相呼应,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①知足常乐:牧羊时笑意挂在嘴边、眼角,很享受他的葫芦,很悠闲地看羊儿“咩咩”叫着吃草。②不善言谈:“我”主动与他攀谈,他的回答每次都 极为简洁。③喜爱漂泊,随遇而安:不断迁徙,羊怎么住 ,他就怎么住。④喜爱自然:觉得辽阔的四野都很好。(答出其中两点就得满分)

  18.观点一:寻根。①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嘱子孙把他们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与回归。②文章标题是“山那边的景致”,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与老人的对话也重在写“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探寻。③“我”一直对祖上为什么迁徙感到好奇,想要探寻先人曾经有过的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④“我”离乡进城之后,对故乡一直怀着依恋。

  观点二:漂泊。①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到了山这边,说明人常会久居思变,渴望离开故土,开拓新的生活空间。②牧羊老人不断迁徙,羊走到哪 里,他就到哪 里,漂泊就是他的生存方式。③“我”从农村走向城市也是一种漂泊。④先祖、牧羊老人、“我”都处在漂泊之中,这说明人的本性就是不安于现状,渴望追求新的“景致”,漂泊实际上就是生存的常态。

  观点三:隐喻着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①“我”祖上和“我”对家族迁徙的态度不同,祖上迁居到新地方之后,虽不忘故地,死后仍要回归故里,但他们并不打算追寻过去,而“我”却总有探寻家族过去的渴望。“我”的爷爷对此不理解,他对“我”的好奇笑而不答。②“我”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后,依然思念眷恋故园;“我”站在新的地方,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它“景致”的美好,因此始终怀念旧地,说明“我”对城市与农村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③牧羊老人与“我”对迁徙的态度截然相反,他知足自乐,随遇而安。他不理解“我”站在山这边却想到山那边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也不理解他永远走下去,不留恋任何美好景致的超然。(观点明确1 分,理由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2017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题》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