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政治学习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政治学习 | 人气:907

标签:高二政治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

  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

  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难点

  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方法

  ①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叙述。

  ②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造成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为什么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物质?

  导入新课

  从自然界的产生来看:自然界既不是“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创造的,而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其次,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以人类社会来看: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所以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一类现象即意识现象。那么,什么是意识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又是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这些内容。

  第二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课程标准》从高中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仅限定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教材有所扩展,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清三点::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抓住重点,进行对比,透彻分析不同类型的意识为什么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材列举了三组有差异的材料,每组的材料也是有差异的。

  设问: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不是从来就有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提问: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人脑有什么特殊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脑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非常特殊的生理活动。人脑与高等动物的大脑相比,二者有质的区别,它们的物质基础不同,形成的机制不同。这就决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的高度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提问:既然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否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呢?为什么?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例: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家曾报告,有一个叫安娜的私生女,被她的外祖父惨无人道地关在楼顶的一件房里,不让她见人,不让她接触社会,每天只给她送一些食物和水。当人们发现安娜时,她已经6岁了,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更不会使用餐具吃食物。科学家们为了使安娜适应社会生活,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4年半后,安娜不幸早逝。但在她死前仅学会了很少词语,但从未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谈不上有正常人的意识。

  提问: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事物在人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又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

  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各种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提问:如何区分正确思想意识和错误思想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想一想:为什么在平面镜前很美的人,而在哈哈镜前变丑了?

  教师进一步点明: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同实际相一致的计划和方案,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以主观想象作出判断,作出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

  宗教观念中的上帝鬼神,是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呢?假如这是一种反映,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是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第15页的最下面一段文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像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多媒体显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恩格斯

  解释恩格斯语录“外部力量”和“幻想的反映”。外部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一种是统治人们的社会力量。当人们能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它时,就不会具有神秘感。当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它时,就会采取“超人间的形式”,成为盲目信仰的对象。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和宗教的本质。表明宗教的荒唐观念在人间有它的原型,它是客观事物的“幻想的反映”。

  提问:是否可以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上帝鬼神,客观世界中也一定有上帝鬼神呢?为什么?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2)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

  想一想:为什么说货币概念是商品经济的最深刻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政治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