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中考复习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走向世界的中国》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走向世界的中国》

六六教师之家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 人气:728

标签: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突出了地理课程目标的整体作用。

  1.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及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习,进一步对已经掌握的有关中国区域地理基本知识加深印象,同时获取新知;能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能够通过搜集祖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与他人交流。

  3.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设计,决定侧重落实课标中的哪些点以及整合课标的层次的高低。

  教学要求

  1.结合对家乡或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收集到的相关材料,运用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归纳出所涉及区域的主要地理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及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明确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以适当的方式与别人交流。

  2.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解决自己的家乡或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所在的不同层次的区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明确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运用各方面的资料说明中国在近年来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4.结合“入世”,了解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本章的编写从八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后的“总结”;从八年级上、下册的教材来看,是中国地理的开头部分──“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也是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的“引言”。

  本章的教学内容没有《地理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标准点与之对应。正因为如此,为教师灵活把握教材,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提供了空间。因教师选取作为教学实例的区域不同,巩固落实的标准也不尽相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方式也会不同,但联系实际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最终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是共通的。

  本章教材的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题,依次明确了区域差异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活动建议为上述内容的落实提供了选择区域和相应的问题设计。第二部分以“在世界中求发展”为题,提出中国又一基本国情──是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的大国。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又是发展之路。活动建议分别就上述相应的方面提出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教材以我国的两大基本国情为主线,从身边的家乡,推广到目前国家跨区域的重点工程,再到全世界,从空间上展开,同时明确不同层次的区域寻求发展的方法,突出本章的标题“走向世界的中国”。

  正文内容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凸显出教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内容点析

  1.从标题上可以看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前面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综合。虽然依据课标的要求及课时所限,不能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区域地理,但教材在第五章宏观介绍区域的差异性之后,相应选取一些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案例来讲,在此又把区域的差异性作为国情之一总结出来,采用合──分──合的结构,前后照应,既能突出一些区域的典型性,又展示了区域的多样性,使学生形成对区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初步掌握分析和认识区域特点的方法,关心家乡、关心我国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可持续发展方法──国土整治。

  (2)微观到具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3)中观到区域之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的互补,两者又都是以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图9.1利用景观图片与少量说明文字的配合,用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实例说明如何结合自然和人文的区域特点,把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实例说明加强区域联系,共同治理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再一次突出了人地关系的主线,人与环境协调是任何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本点。

  3.活动课文为落实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的区域和我国跨区域重大工程的实例,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巩固区域地理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综合落实区域地理学习中各条标准,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4.“在世界中求发展”的标题,既是上一个标题“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的延展,又是中国地理部分和世界地理部分的结合点。

  5.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通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低予以体现;教材从综合国力各方面的增强说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根据这一基本国情,发展才是立国之本。

  6.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带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共同发展。

  7.图9.2,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多国的合作共同完成;另一方面从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看,多是一些发达国家或是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这是竞争的结果。

  8.在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肩负着重大责任。中国跟随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9.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持续发展可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看成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从问题的实质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问题,同时也是个地区性的问题。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目前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区域问题上。只有地球上的各个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把本章内容的两个标题统一到一个共同的理念上──可持续发展。

  10.图9.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11.活动课文的三个问题,分别从叙述性课文的三个方面,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进行落实。

  a.从我家看我国的发展──让学生具体体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身边表现;

  b.WTO与我们的生活──促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祖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带给身边的变化;

  c.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价值取向。

  活动特意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人交流,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借助初中地理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主动把自己的价值观表达出来,自我教育,终身发展。

  教学建议

  本章教材建议安排1课时。

  本章教材作为区域地理的总结,教学时需要关注到学习区域地理的三个重要方面──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同时,又要落实认识区域学习的学习要求,即运用地图学习的要求、运用图表学习的要求、运用资料学习的要求和运用实例学习的要求。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走向世界的中国》》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