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jiaoshi66.com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指名说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
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进位乘(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0×3 30×2 14×2
21×3 32×2 23×3
学生口算,说一说最后两题的口算过程。
2.笔算下面各题。
21×3 32×2
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教学例题
出示挂图,指名说说从图上可以知道哪些条件。
问:要求2盒一共有多少枝?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36×2=)
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枝?你把36看作一个整十数
来估计,想一想:它们的积确定在哪两个数之间?
说明:因为36在40和30之间,30×2得60,40×2得80,所以36×2的积在60和80之间。
2.教学算理
请学生探索如何计算。
指名说各自所用的方法。
重点讲评摆小棒:
问:36×2表示有几个36?如何用小棒摆一摆?
边演示边说明:算36×2,就是算2个36是多少。算36乘2,用小棒先算几个几根,再算几个几捆。
(生边摆边说)
问:原来共是6捆,最后怎么成了7捆?
3.教学笔算过程
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谁来说一说36乘2应该先从哪一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位算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共是多少?
(师板书)
问:为什么十位上是7?
说明:竖式计算过程可以简化,一般这样写,先用2乘个位上的6得12,满十向十位进1,所以积的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再用2乘十位上的3得6个十,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得7个十,在积的个位上写7,结果就是72。
看着竖式,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看一看结果,比一比估计的结果,合理吗?你还可以怎样进行估计?
4.比一比:
问:36×2是今天刚刚学习的,与复习题3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笔算乘法中的进位乘。
问:笔算乘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完成前2题,指名板演。
完成后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问:个位相乘时如果满了十,该怎么办?
完成后2题,指名板演。
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问:这两题与刚才的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是怎么办的?
3)指出:笔算乘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了二十、三十呢?
2.完成第2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指名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小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完成第3题。
1)学生先找出错误并订正,再说说每题错在哪。
2)问: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4题。
生估算。
四.课堂作业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课本83页,想想做做第4、5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进位乘(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3+4 7×8+5
4×9+7 8×6+3
2.笔算:28×3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过程。
问:个位上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8?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指名说说已有的信息,问:要求“4盒一共有多少枝?”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36×4=)
2)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结果?
指名说说估计的结果和估计的方法,方法多样。
3)学生试算得数。
指名说说自己的笔算过程。
问:为什么要向十位进2?为什么4乘十位上的4之后,还要再向前一位进1?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6)学生用乘一遍的方法再验算一遍。
7)学生试算得数。
指名说说自己的笔算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问:为什么要向十位进2?为什么4乘十位上的4之后,还要再向前一位进1?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8)学生用乘一遍的方法再验算一遍。
2.比一比:这题与复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一行。
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逐题口算计算过程。
小结:笔算连续进位乘法时,要注意把每一步都算对,弄清应向前一位进几,然后在横线上写几;在算下一位时,相乘后一定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数,算出是多少。
2.完成第2题。
生找出错误,并修改订正。
说一说每一题的错误原因。
指出:有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进位以后,下一位相乘时,一定不能忘记进上来的几。
3.完成第3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生独立完成。
4.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解题思路。
问:在解题时,你用到了哪些条件?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横行。
板书设计:
进位乘
2×3+4 7×8+5
4×9+7 8×6+3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进位乘(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的想想做做第5-8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有关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知识。
二.口算练习
1.表内乘法练习。
5×5= 7×3= 6×8=
3×7= 6×5= 2×4=
3×3= 8×5= 9×4=
2.乘加练习。
7×9+5= 8×6+4= 5×7+6=
2×8+6= 4×7+3= 8×8+7=
三.笔算练习
1.说一说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指出:不管哪一位,只要相乘的积满几十,就不能忘记进位。
2.笔算:
36×5 7×85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分别口述计算过程。
问:这两题为什么得数的最高位都是百位?
3.请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时要注意的地方。
四.估算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接近几十。
36 42 73 69 58 89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看图,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三个条件。
估计一下,谁的计算结果合理。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组织学生分组,对两个计算结果进行评判,再进行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指名算一算64×3的结果是多少。
指出: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刚刚估算的 方法来检验自己计算的是否正确。
3.完成第6题。
说明要求,请学生判断后,自己说说理由。
进行笔算,与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