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报告汇报调查报告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六六教师之家 | 调查报告 | 人气:920

标签:调查报告作文,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如何写调查报告,http://www.jiaoshi66.com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二)倾力打造“双带”队伍,大力培植“发展第一要务”先锋。

    基于上述对新时期农村党员先进性作出的判断,以及党员在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突出体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培植党员致富带富典型,与培养群众致富带富典型,虽然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致富、快富,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但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说,其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扶持党员发展经济,其意义更加深刻,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我们党身处执政地位,要巩固执政,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农村群众看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强不强,党员有没有“双带”能力是一个重要标准。群众致富带富典型固然能起到示范效应,党员致富带富示范作用意义则更为重大。故此,扶持党员发展经济,打造“双带”党员队伍,实质就是顺应时代要求,培植“发展第一要务”的先锋,树立党的形象。各级党组织应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切实把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打造“双带”党员队伍,作为培植“发展第一要务”先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1、合力扶持党员发展经济。培养“双带”党员,关键要形成上下合力扶持党员发展经济氛围。一是要引导党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带头富裕起来。要提高党员在群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党员自身率先富起来是关键。对于尚不富裕的党员,基层组织应积极帮助其找到致富的新路子;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解决启动资金的不足;通过提供信息服务,促其广开致富门路。二是积极提供政策扶持。要从资金、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促使率先富裕起来的种养植户、经营户做强做大规模,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三是鼓励有能力、有财力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可以通过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动员号召规模种养殖、私营企业主党员扩散产品加工、增加就业岗位;组织能人党员向群众提供技术、资金等形式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2、科学施行分层教育,着力提高党员致富带富本领。党员要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能人,就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致富带富本领。要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做到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寓教于管、寓教于用、寓教于爱、寓教于乐。当前,要特别重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阶层党员进行分类施教。要在做好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共性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同时,针对不同阶层党员从业的特殊性,分别搞好针对性教育。一是合理确定分类教育对象,精选党员教育载体。根据年龄、文化基础、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安排教育培训对象: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参加大专班、中职自考班学习;中年、文化低的参加中专班学习;对一些有经济头脑、闯劲足的,选派到经济发达地区,或本市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锻炼。要精心设计党员教育的载体。如党员学习,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支部”,建立起党员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又如结合实施“先锋工程”,可在党员中开展“万名党员致富工程”、“创业富民”等活动;再如,在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可选用“我是投资环境”、“创业在江山”作载体等,通过教育,营造起“带头创业者有功”、“主动为优化我市投资环境出力者光荣”的良好氛围。二是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党员的从业特点。对务农党员,要突出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教会他们掌握至少一门以上农业科技实用技术,鼓励他们用学到的技术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作出示范作用。对务工党员,主要对他们进行爱岗敬业、热爱家乡的教育,鼓励他们立志岗位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村民作出好样板,为家乡争光;对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主党员,主要向他们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教育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端正经营方向,诚信经营,照章纳税,鼓励他们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放手放胆做大企业规模,加速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好龙头示范作用;对中介组织党员,主要对他们进行合法诚信经营教育,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功能优势,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项目,尤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三是教育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主要有四类:①培训+专题讨论。集中培训可根据学员特点安排不同专题进行讨论,让党员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促进思想交流和经验交流。②培训+现场对话。就是设定主题,组织党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或组织党员到生产现场实话实说。③培训+咨询会。根据党员最关心、最棘手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举办咨询会,组织农口、经济、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接受党员咨询,当场帮助党员开出解决问题“药方”的办法,为党员释惑解困。④培训+参观考察。组织党员参观企业、种养殖示范基地等,用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他们“怎样选择致富路子”、“怎样加快发展”等。

    3、突出培养能人党员,创新党员发展工作。要用发展的观点抓党员发展,突出培养各阶层经济能人党员。要把农村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特别是要注重在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具有致富带富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好的人中发展党员。一是要落实党员发展工作责任。二是要坚持和完善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好经验。如群众公开推荐建党对象、发展党员公示制等。三是要拓展发展视野,创新工作方法。江山市近年来特别重视在种养殖大户,起到致富带富示范作用的人中发展党员,对全市党员发展工作起到导向作用。今年,该市又探索采用了“双推双考、双向培养”的方式在外出创业人员中培养、发展建党对象,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双推”是指由组织和个人共同推荐外出创业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参与建党对象的选拔。“双考”是指以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在外出创业人员中甄选建党对象。“双向培养”是指把外出创业人员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作为主体培养考察党组织,把外出创业人员的创业地党组织作为共同培养考察党组织,双方共同做好创业人员建党对象的培训教育管理。该市现已通过“双向培养”方式,对7个乡镇的134名建党对象落实了“双向培养”工作。

    (四)严格规范操作,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确保党员队伍先进纯洁。

    一是探索建立党员退出新机制。针对部分无力履行党员义务或信仰改变缘故,主动提出退党要求的党员,探索建立有利于畅通出口的新机制。重点是从主动退出的程序上制订出可行的操作性办法意见。二是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与标准。《党章》、《准则》、《条例》对党员标准虽有规定,但衡量标准把握、操作性不强。最主要的是标准过于原则,定性多、定量少,柔性多、刚性少,伸缩性比较大。何况,党员从业形式多样化后,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党员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也不尽一致。要确保这样一项严肃的工作变得易于操作,又符合《党章》要求,很有必要制定一个符合农村党员实际的处置办法,尤其在定量上作出相对易于理解且明确的标准,使疏通出口、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处置工作更加透明化。三是对党员进行重新登记。可考虑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在制定出不合格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处置捣蛋的,劝退不合格的,淘汰失去信仰的,教育后进的”的思路,对农村党员进行一次重新登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实际上是对党员队伍现实状况的大调查,有利于摸清党员队伍建设状况的底子;另一方面,可以对查实不合格的党员进行处理,纯洁党的队伍。四是试行党员诫免制度(党员处分中没有诫免)。《党章》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考虑到农村党员流动性大的特殊性,对一部分够不上党纪处分的党员,在处分前增设诫免程序。诫免权授予村级党组织。这样做,实际上赋予村级组织对一些党员采用常规批评教育方法不能奏效,而作出对党员处理的最严厉的权力,有利于调动村级党组织的积极性,提高村级党组织在党员和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威信。

    (五)落实保障措施,探索建立发挥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一是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配套协调、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明确市(县)、乡、村三级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上的责任,实行分级负责。拟由县(市)级党委负责每年对行政村支部书记进行一次轮训;由乡镇党委负责行政村支委的培训;由乡镇党委与村支部共同负责普通党员的培训。市(县)、乡、村三级组织党员培训要全部建立档案,并将是否按规定要求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作为村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市(县)、乡两级应分别制订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定期组织检(督)查。二是师资力量保障。由市(县)统一建立一支由党校老师、各行各业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定期深入农村进行巡回宣讲,现场指导,以满足和保证党员更新知识,学科技,用科技的需要,确保教育培训的质量。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和“农技110”作用,向农村群众传授(递)各类致富信息、技术。三是经费保障。村支部书记干部培训经费拟由市(县)财政负担。市(县)财政每年要将党员培训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安排。培训费用实行实报实销。村支委及普通党员培训经费,原则上由乡、村两级共同负担。对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的乡、村,市(县)财政应给予支持,在核实基础上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对于参加学历培训的党员干部,可考虑按照一定比例,市(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补一点、个人掏一点的“三家抬”办法解决经费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正确认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以及把握党员在体现先进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基础;明确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是为了使党员确立创业、干事的目标与方向,从而振奋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努力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提出将培养和建设“双带”党员队伍,建设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锋队,作为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主攻方向,为的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组织此次调查的初衷和希望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调查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