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干部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外出考察报告,http://www.jiaoshi66.com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其三,在于他们主动承接辐射。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泰州把自己定位为苏中接受上海辐射的先导区,承接苏南能量北移的桥头堡,主动和上海、苏南发达城市“接轨”,市领导班子多次率企业负责人赴张家港、苏州、江阴等地考察学习,多次组团赴日、韩及欧洲各国开展专题招商,积极寻求合作支持,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他们扎实推进沿江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加快沿江开发步伐,沿江地区已成为承接辐射的强大磁场。今年1-10月,沿江地区协议利用外资6.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均占全市的70%以上。在园区建设上,他们开展了以“五比五赛”(比投入强度,赛设施完善;比开工项目,赛到帐外资;比增长幅度,赛发展速度;比综合效益,赛贡献份额;比投资环境,赛外商满意度)为主题的园区竞赛活动,促进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泰州市还敢于打破行政区划,推动靖江跨越长江天堑,同无锡江阴“牵手”搞跨江开发,使江阴开发区延伸到江北,两地联合成立了联动开发协调委员会,全力支持和配合靖江园区的开发建设,协商解决联动开发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联动开发取得更大进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被公认为是加快融入苏南借上海之梯登高望远的大举措,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市场运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联动开发新路子。1-10月,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累计新批企业12家,协议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其中新批项目中,11个项目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其四,在于他们善于做强放大自身优势。泰州市本身并无资源优势,但是他们善于发现机遇,整合资源,形成并做强放大了自身优势,推动了城乡建设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他们的目标是:“三年形成大城市框架,五年达到大城市标准”,扎实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凸现,迅速膨胀成为苏中地区承接南北的交通要地,有力地吸引了苏南发达地区产业、项目、资金的转移。在吸引外商投资上,泰州各地注重依托产业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如姜堰市积极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华东五金第一城,谋求产业招商新突破;海陵工业园发挥韩资企业入驻优势,加大配套服务功能,开展产业配套招商;靖江市围绕临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造船修造等产业;泰兴市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园,强化产业链招商等等。在工业发展上,泰州市注重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优势。如靖江市西来镇以微特电机为特色的规划发展区、泰兴市溪桥镇以小提琴为特色的规划发展区、高港区口岸镇以绳网带为特色的规划发展区、海陵区九龙镇以车件为特色的规划发展区等,都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和传统性。在瞄准自身优势做大产业规模上,兴化市戴南镇的做法尤为典型。戴南本地并无钢铁矿产资源,但他们针对本镇群众历史上有收购的传统,强化引导,搞好服务,使不锈钢产业由简单的收购和不锈钢废旧材料手工作坊式的敲敲打打,发展到能生产拉管、拉丝、标准件、日用品的几十个系列、几千种不同规格的不锈钢产品。他们靠遍布全国的农民经纪人,购买全国各地废旧钢铁,甚至是从俄罗斯购买退役的军用飞机,进行再加工。以前主要以小冶炼为主,污染严重、与大企业争原料,曾被媒体曝光。近几年,该镇大力调整不锈钢产品结构,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逐渐从小冶炼为主转变为目前的以生产不锈钢制成品为主,形成了不锈钢原材料采购、冶炼、轧制到最终制品直至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镇60%的人跟不锈钢产业息息相关,常年有4000多人分布在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开店经商,专门销售戴南不锈钢产品,年销售额达15亿元。20**年,全镇不锈钢产量达25多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闻名全国的“不锈钢之乡”。
其五,在于他们坚持真抓实干。在泰州,我们看到的是整齐美观的楼房、干净宽阔的街道、规范有序的厂房,而感受的却是泰州人真抓实干的精神和气魄,他们的领导对企业改制、园区建设、新品开发等,谈起来头头是道,听他们谈发展、议发展,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们加快发展的劲头很足,信心很大,感受到他们思想超前、敢想敢干,真正做到了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在兴化市张郭镇,有这样一幅宣传标语:“大干部、小干部,能带领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足以说明当地干部的价值追求和工作态度。为激发广大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张郭镇推行干部“年薪制”,把干部工资结构调整为基础年薪、岗位年薪和实绩年薪三个部分,主体是实绩年薪。在实绩年薪考核中,把招商引资、工业经济、集镇建设等八项工作业绩作为重点,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按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计酬;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按与既定目标的差额比例扣除年薪,从而打破了多年来干部“吃财政饭、捧铁饭碗”的习惯,极大地增强了镇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了广大干群的聪明才智和创业热情。为动员已在江阴置业定居的能人徐开泉回乡创业,镇党委书记先后六下江南、登门拜访,终使徐开泉回到张郭,投资办起生物化学制品厂。该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20万元,上交税金50多万元,其成功的示范效应,使一批又一批在外经商能人纷纷回乡创业。目前全镇500万元以上企业5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5家,已初步形成了新型材料、轻工包装、冶金铸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热电器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说,这些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正是他们真抓实干的结果。
三、发展==的建议
泰州考察,是一个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好范例,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机遇,泰州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联系==实际,我们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决不能把解放思想当作一个口号来喊,我们强调思想解放,首先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实现自我解放,不能在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只让别人解放思想,而自己做不到解放思想;特别是面对当前==与先进地区包括周边县市正在拉开发展距离、逐步被边缘化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更没有什么过多的理由和借口,当务之急,就是千方百计谋发展、抓发展。一定意义上讲,有时为了发展,我们各级干部都要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做。要赋予解放思想以实实在在的内容。如市委、市政府前不久组织到沭阳考察,回来后学习沭阳发展工业园的做法,向干部借款建市工业园,就是实实在在解放思想的体现,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市工业园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速度和成效。因此,我们今后要注意通过外出考察、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聘请先进地区的专家到我市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对他们先进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优惠政策、发展经验要认真学,认真借,哪怕是一点一滴,只要学到手,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使思想解放向前迈出一大步。
其次,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这是公认的。学习泰州,就是要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首先要继续抓好企业改制。==的企业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要以“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为原则,合理把握改制的力度和进度,力求改制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其次要提高“一园三区”的建设水平。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档次,力争“七通一平”或“十通一平”,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抓紧进园,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治理办公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为客商和业主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要把“一园三区”建设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强化对入园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多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实现入驻项目数量和质量的不断突破。第三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市有些企业为什么常盛不衰,就在于他们成立了研发机构,依托科技力量的支持。为此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东向发展不动摇。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东向发展”决策,提出鼓励沿边县市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政策研究,对苏浙地区实际效果显著的政策举措,可以比照执行。我们==属于==的边缘县市,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融入长三角,特别要牵手泰州。扬子江制药业、双登蓄电池等企业与我市医药制药、再生铅等产业有一定的互补空间,建议依托目前建立的关系,筹备两地企业家联谊会,通过合作和设立分厂的方式,延伸铅冶炼、制药、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链,使之做大做强,成为我市东向发展的“试验田”。
第四,坚持培育主导产业不动摇。要学习泰州市大力实施以工兴城、做大规模企业、做强产业集群的做法,利用我市现有的废旧塑料、再生铅、制药、小食品等产业集群,利用外资或民间资本建成大市场,力求打造出在全省、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铅业城”、“药业城”、“小食品城”等。此外,要引导培育牛肉干、小机械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使之生命力更加旺盛。
第五,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国家投资,都是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实现的。没有项目,就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就没有保证。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搞好项目储备,认真扎实地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狠抓一批起点高、效益好、能起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既要重视经济发展项目,又要重视社会发展项目。要综合运用行政引导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引导和服务对项目建设的作用。
第六,坚持加大投入不动摇。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不管是一、二、三产业还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都要尽可能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当然,我市经济还处于负重爬坡阶段,靠财政不可能增加投入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策吸引、土地优惠、财政税收返还等方式尽可能吸引利用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同时,还可以通过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吸引金融部门投资。总之,要通过全方位、多领域地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