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扶持作用。我们主要是依托服务社来创建和发展基地,在服务社成立之初,我们直接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提取3万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后,由于资金短缺,县委县政府还专门下发文件,开展了一次“捐一天工资,献一片爱心”的捐款活动,此次活动共筹集了8.8万元资金,用这笔款建立了“残疾人扶贫基金”。为使残疾人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增加,加大基地项目的实施力度,我们主动与县扶贫办、财政、农行、信用社等部门协调,积极争取中央康复扶贫贷款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认真落实基地建设项目的匹配资金,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的开展。去年,在省残联的支持下,我们与县农行协作,为“碧云天”基地争取了3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基地项目的扶贫方式,使扶贫资金由“及时雨”变成了涓涓“细流”,扶贫基地也成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四是充分发挥基地的服务作用。在创建基地中,基地业主积极出谋划策,与我们共同研究发展思路,当好参谋助手,以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宗旨,精心经营和管理企业,为基地的发展腾飞而努力,成为基地开发建设中的领头雁,使基地较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服务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在看基地起到辐射到户、带动到人的作用,被安置和辐射扶持的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残疾人的观念开始转变,从过去的救济型向自我劳动型过渡,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等方面所取得成效的同时,更深地感到任务的艰巨,全县仍有1000多名残疾人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为此,今后我们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努力:一是加快基地的建设步伐,努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基地创建要立足于市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论证,选择适合残疾人入股就业发展的基地,采取有偿和无偿扶持相结合,加强技术、信息、产销等方面的服务,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效益,使安置的残疾人收入较高,基地也能越做越大。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要全方位、多渠道争取残疾人扶贫基金,为基地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加强基地的管理和监督,不使基地流于形式,使投入的资金真正为残疾人的创业和就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特别是对入股就业这一模式,我们既希望能圆了业主回报社会的愿望,又能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出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赢”。三是依靠科技、教育扶贫,使残疾人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地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并加强对基地的制约作用,把握好基地与就业的关系,以辐射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从业、就业,使基地扶持链越拉越长,越拉越强劲。四是加强宣传报道,争取更多的支持,让全社会关心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
以上仅是我们在基地扶贫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和兄弟市县的同志们对我县的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以更加求实的作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色,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虚心学习一切先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推动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tag: 经验材料,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小学班主任经验材料,报告汇报 -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