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报告汇报典型材料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和要求

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和要求

六六教师之家 | 典型材料 | 人气:106

标签:创先争优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先进个人典型材料,http://www.jiaoshi66.com 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和要求,

一、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
    (一)调查了解,胸有成竹
  
    典型材料的写作,也象其他文体一样,首先要调查了解。包括普遍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统计调查、个别调查、开会调查、当面调查、背后调查等。在写典型材料之前,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主体事迹。使典型事迹在作者的脑子里形成一个笼统的,然而又是美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对典型热爱的感情和写作欲望。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事迹的具体情节。使典型材料中的人、物、事、状,全面具体、生动形象。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心理活动。典型,特别是典型人物,在他们创造英雄业迹的过程中,总是有其心理活动。如果把这种真实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就能看出典型成长的曲折过程,或者看出他高大形象的思想基础,从而使笔下的典型更真实、更丰满、更令人可信。

  
    通过调查,了解典型的矛盾和斗争。先进人物(集体)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总是在矛盾和斗争中成长的。这种矛盾和斗争,包括对敌斗争,对人民内部落后现象、错误思想的斗争,对大自然的斗争,也包括典型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斗争。对这些矛盾斗争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刻,典型材料也就写得越成功。

  
    通过调查,还要了解典型同周围群众的关系。一般说来,先进典型在群众中的威信是高的,印象是好的,影响是大的。但也不能排除群众对典型的看法是会有分歧的。这就需要作者进行鉴别,进行分析,听取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

   (二)选准角度,提炼主题
   所谓主题,从应用文角度来讲,是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典型材料提炼主题的基本方法有:
  
    从典型所具有的材料中提炼主题。主题是蕴藏在众多纷繁的材料之中的,没有材料就不可能产生主题;作者要把调查中得来的大量材料进行一番分析比较,潜心思索,看这些材料贯穿着一根什么样的“红线”,潜藏着一个什么“思想”。作者把这根“红线”、这种“思想”抽取出来,就是这个典型材料的主题思想。

  
    根据形势的需要提炼主题。典型是时代的印记,是为促进各项事业的进步而树立的。因此许多典型的树立,是形势任务的需要。当然,从形势的需要写典型,也是在有这种“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作者为了赶形势而在那里有意夸大或胡编乱造,人为地创造典型。

  
    根据人们存在的疑难问题提炼主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使得人们的认识变得模糊起来,有时手足无措,这就是常说的“迷惘”现象。为了拨乱反正,澄清人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作者要在这些方面提炼主题,写出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

    (三)精心设计,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主要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分多少层次,划多少段落,相互之间怎样衔接、怎样照应等等。但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选好典型事例。典型材料的重要标志是事例生动,事迹感人。因此,一定要把最典型的事例写到材料中去。事例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其方法是:先把能找到的事例都找到;从所有的事例中找出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例;再从这些事例中找出最能说明主题、最有思想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选好典型情节。典型情节主要是指对典型的思想、行动、语言,以及事物发生的环境和过程具体说明、叙述、描写。通过典型情节的表述,使听众、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就要作者正确处理好概述和描述的关系,进行过细的调查。同时,作者还要对被写对象的业务有所了解,对个别深奥的学术、技术项目也要熟悉。

  
     选好典型语言。典型材料中人物讲的话,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人物的语言表达一般有三种形式:人物自白,即一个人自言自语;对话,即两个人对答;会话,即众多的人交谈。在选择典型语言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有个性的语言和让人接受的语言。要防止公式化的语言、生硬呆板的语言。

    二、典型材料的写作要求
    典型材料,是一项复杂的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不违心,不造假
  
    典型材料的写作要求有良好的文风,任何时侯都要把“真实”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对写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倘若观点不鲜明,内容不充实,语言不流畅,结构不合理,议论不深刻,这都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可以通过加工、修改来提高的,而唯独不真实是难以弥补的。

  
    造成不真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一是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得来的材料不可靠;二是名利思想作怪。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诸如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张冠李戴等问题就容易出现;三是作者迫于某种压力,违心制造假典型。

    (二)不拔高,不夸大
   
    典型材料既不能有啥写啥,又不能想啥写啥。这就需要作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加工。经过这样加工整理的材料,才能问题集中,内容充实,条理清晰,文脉畅通。但是,必须反对材料不够就“添”,思想境界不高就“编”,被调查对象不会捏造就“引”等作法。这种任意拔高夸大的毛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不偏听,不轻信
  
就大多数写典型材料的人来说,并不是故意去制造假情况,但他们常常吃轻信和偏见的苦头。作者在对典型的事变进行调查时,其材料来源的“源”不可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失实的现象。因此,作者在调查时,做到好话坏话都要听;赞成的反对的意见都要听;领导、群众的看法也都要听。这样调查来的东西就比较可靠了。例文:

    众人争赞“秦川牛”
    ──“新时代的活雷锋”李润虎事迹报道续篇
  
被誉为“秦川牛”的李润虎的事迹在本报刊登后,我们本来以为可以给当初写信要求宣扬李润虎的战友们有个交待了,没想到却落了一顿抱怨:“我们班里装的好些个事,你们都给漏了。”接着,他们如数家珍地点出几件,的确使我们产生愧悔之感。

   说实在的,尽管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多月的采访,但至今仍不敢说,对李润虎做过的好事已掌握了十之八九。他的好事真是不挖便罢,越挖越多。这里再写出几件,权作弥补。
   “珐蓝李”
   李润虎会修汽车、摩托、自行车;
   李润虎能捣鼓雷达机;
   李润虎的炊事技术上了等级;
   李润虎爱给人敲打锅、碗、瓢、盆;
   ……
   但最叫大伙儿佩服的还是他的老本行。在军、师乃至军区,老军械们都知道,红军师有个“珐蓝李”。
  
   武器珐蓝,是个技术要求上很“娇气”的活儿,又是个既苦且累又脏的活儿。领教过一次的战士,再次上场心里也发怵。但从一九七五年至今,李润虎从新战士成了志愿兵,全师的军械干部和修理工也换了十几茬,武器珐蓝次次离不开他挑头干。

  
   珐蓝都是在夏季进行。驻地的盛夏,赤日炎炎,干热干热,润虎带着战友们来到营区外的山窝空地上,顶着毒日头架起七口大锅,加水、加油、加腐蚀性药剂。有的锅里的药水要加火烧到180℃。李润虎和战友们光着膀子,把拆开的武器大小零部件,一件一件除锈、除油、珐蓝、清洗、皂化、蘸油。他们头顶烈日,身挨炉火,还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毛毛糙糙还会烫伤蚀烂身体,真是急不得也慢不得。这样,一个团一个团铆着劲儿干,两个月也下不来,身上非脱几层皮、掉几斤肉不可。

   让李润虎感到欣慰的是,每次珐蓝结束,师以上各级机关检查验收,他挑头珐蓝的武器都是第一流的。“珐蓝李”的美誉历久不衰。
   身在一线的“二线兵”
   二oXX年中秋,已经确定转业、找好单位、就差办手续的李润虎,突然中途“变卦”,毅然随部队执行紧急任务。来到新的驻地后,上级业务部门见李润虎年岁与后勤部领导一般大,就把他调去专管弹药库。润虎是个遇事朝上冲的人,他不甘心在二线呆着,总想为一线的战友们分担点什么。……

  
    一段时间,为解决执行紧急任务的战士投手榴弹的难题,李润虎带着两名年轻战士研制手榴弹抛射器来,驻地没有充裕的书刊资料,缺少应有的机械装置,他和战友们一起,不分昼夜地制图、加工、试验、修改,一遍又一遍。两个多月后,一种特殊的手榴弹发射器终于试制成功。尔后,他又一鼓作气加以改制,获军区科技成果奖。

   执行紧急任务中,“二线兵”李润虎经常身处一线,忙得连象样的纪念照都没拍下。军械所官兵都推他立头功,可他三番五次让给了在人生道上正起步的年轻战友。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典型材料的写作过程和要求》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典型材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