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小常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有用的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给大家。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巧治手脚抽筋
如果你的手或者脚抽筋了,怎么办?现在告诉你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只要你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嘴唇的人中穴(上下嘴唇),持续用力捏20~30称钟后,抽筋的肌肉即可松弛,疼痛也随之解除。用此法对付手指或脚抽筋,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骨折了怎么办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若在包扎伤口的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送病人到医院后,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5.送医院诊治。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误食毒鼠药的急救方法
毒鼠的药类较多,常见的有敌鼠钠盐、磷化锌、安妥等。人误食之后会有生命的危险。
急救措施
1.人误食敌鼠钠盐后,会发生咯血、血尿、便血,粘膜及皮下广泛出血。急救原则是催吐,可参见"吡霜中毒"的急救措施。
2.磷化锌中毒后,在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即出现口腔及胃部烧灼感,咽喉部麻木、口喝、恶心和呕吐等胃肠系统症状。呼出的气体和呕吐出来的东西都有磷化锌特有的蒜臭味。发现中毒者后,应立即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严禁让中毒者吃蛋黄、肥肉等油类食物,以防加速磷化锌的吸收。
3.安妥稍有点香味,成年人吃一钱安妥就可能中毒死亡。小孩更敏感。误食了安妥以后,可让中毒者连吃几杯盐水,一杯水加一匙食,然后催吐,一直到吐出来的东西像清水一样为止。禁让中毒者吃油类食物。
注意事项
1.对误食毒鼠药中毒者,在经急救处理之后,应快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2.为了防止磷化锌中毒,可以毒饵掺入三分之一左右的吐洒石。这样一来,人误食之后会呕吐,可减轻中毒症状,并不影响毒鼠的效果。
3.毒死的老鼠要妥善处理,不小心毒死的鸡、免等禽畜,千万不能吃,要深埋或烧掉。
4.毒鼠药应在晚上放,早晨收,剩下的毒饵及时埋掉。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肌肉拉伤的急救方法
什么是肌肉拉伤
由于肌肉的急剧收缩,造成肌肉纤维断裂或肌膜破裂,这就是肌肉拉伤。具体表现为拉伤部位疼痛、无力。
急救方法
1.如果怀疑肌肉拉伤,可以用弹力绷带或使用护膝固定患处,保持静卧。
2.在绷带上放置冰袋或湿毛巾,进行冷敷。
3.处理后,将患者送至医院。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闪腰”的家庭简易疗法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为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
一旦发生“闪腰”,可酌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按摩法: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背运法: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再做。一般背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以后每天背几次,直至痊愈。
热敷法:用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药物外敷法: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黄色,放冷,研细末,撕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去药。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小儿鼻出血应怎样急救
外伤是引起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此外,高热引起鼻黏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也可引起出血。鼻腔异物、以及全身性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维生素C和K缺乏等),都可以造成鼻出血。
健康生活小常识为你介绍处理方法:
1.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的压住病儿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病儿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2.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压,因为充填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捏鼻止血时,安慰病儿不要哭闹,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经上述处理后,一般鼻出血都可止住。如仍出血不止者,需及时送医院;在医院除继续止血外,还应查明出血原因。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旅游遇意外巧应急
旅游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我们在旅游时,切不可忘记安全。如果途中发生意外,一定要巧妙应付,乘坐交通工具一旦遇到事故,万不可惊慌失措,以下的一些办法或许可以帮助你转危为安或减少伤害。
乘船的危险性,关键在当时轮船所在的位置和附近有无救援。为了增加安全感,乘船前你要做好准备工作:一要知道如何找到救生工具;二要尽量多穿衣服,以保持体温。
如果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实在来不及,就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开一个长1厘米、深半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
假如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伤及脊椎时,应放在一副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再送往医院。
最重要的是,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这样,一旦发生意外,能尽快得到处理,别忘了带上必备的急救药品。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意外伤的家庭急救
崴了脚脖:由于上下楼梯或走路不小心崴了脚脖,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意外创伤。家庭早期急救,应首先用冷水敷,以减少破裂血管出血或向外渗液,然后再加压包扎,并要减少活动,最好将患脚抬高。切不要进行热敷或对创伤部位用力按摩,以防出血或加重肿胀。
眯了眼睛:沙尘暴天气,灰砂、各种碎屑很易进入到眼里,使眼睛流泪、疼痛、睁不开,俗称眯了眼。此时可将上下眼皮分开,用干净手帕或温水棉签轻擦眼睑,特别是眼角处,可把异物清除。也可捏起眼皮,请眼泪流出,以便将异物带出。切不要使劲揉眼睛,以防损伤眼球。
烧、烫创伤:对轻度烧、烫伤部位,应立即用冷水浸泡或冲洗10~20分钟,以达止痛、散热目的。如果伤面出现水泡,切不要盲目刺破,以防感染。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在伤创处乱涂蛋清、小苏打等物,以免创伤感染,给治疗增添困难。重度烧、烫伤者,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小虫钻耳:不小心,小虫钻入耳道的事,时有发生。此时应抓紧时间用手电筒照射耳朵,小虫见光后,往往会自动爬出。倘若不行,可用手紧紧捂住耳朵,使小虫缺氧死亡,然后滴3~5滴石蜡油或香油入耳内。几分钟后,将耳朵朝下,死亡的小虫可随油流出。切不可用火柴棒、耳挖等物乱掏,使小虫受惊继续深钻,穿破鼓膜,引起严重后果。
家人触电:当发现家人触电时,应迅速将电源切断,或者用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切不要惊慌失措用手直接推、拉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触电。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食物中毒家庭急救法
一旦家庭中发生了食物中毒,有的人出现了上吐下泻、腹痛等现象时,切莫惊慌失措,应首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是什么食物造成中毒,并针对中毒的食物及中毒时间,及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以尽快消除或减轻病情。经常采取的家庭急救措施有:
催吐法:倘若中毒者吃下的食物仅在1~2小时以内,可立即采取催吐法进行急救。即让患者立即喝温淡盐水,帮助呕吐。也可以用生姜水催吐,即用100克生姜捣碎并取汁,然后加200毫升温开水,让患者服下,患者如果吃的是变质荤食所致中毒,可服用十滴水催吐。为了尽快引发呕吐,可用干净手指刺激咽喉引起呕吐反射。
导泻法:倘若中毒者吃的食物超过2小时,且中毒者没有昏迷,可以让患者立即服用一定的泻药,将毒物尽快从体内排泻出来,常用的导泻药有大黄30克,水煎服。
解毒法:倘若中毒者由于喝了过期变质的饮料引发的中毒,最适用的急救方法是尽快让患者喝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饮料。如果患者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造成了中毒,可用稀醋水解毒,即在100毫升食醋中,加温开水200毫升,让患者服用。
采用上述急救方法,一般都可以使中毒者减轻病情,倘若中毒较重,病情未见好转,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
tag: 日常生活生活常识,生活常识大全,生活常识 - 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