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抚顺一中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资源:抚顺一中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791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抚顺一中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抚顺一中2009—20xx学年度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第Ⅰ卷答案,考生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不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语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盥(guàn)手 霓(ní)裳 懵(měng)懂 惘(wǎng)然

  B、拓(tà)本 香茗(míng) 阜(fù)盛 讪讪(shà)

  C、宫绦(tāo) 草窠(kē) 渣滓(zǎi) 执拗(niù)

  D、忖(cǔn)度 吮(shǔn)血 贾(gǔ)人 幽咽(y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吞噬 桅杆 蹂躏 寒喧

  B、蹙缩 悚然 形赅 面颊

  C、客栈 抚膺 崔嵬 膏梁

  D、憨顽 发髻 敕造 嫡亲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有______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②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______了。

  ③我就绕着汽车转悠起来,转悠是为了______箩筐的内容。

  ④鲨鱼的出现不是______的。当一大股暗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

  A、委屈 中止 侦查 偶尔

  B、委曲 终止 侦察 偶然

  C、委曲 终止 侦查 偶尔

  D、委屈 中止 侦察 偶然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

  B、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从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8-10题,每题3分)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第Ⅱ卷(共12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5分)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3分)

  12、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2)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3)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5)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3、这首诗借哪些景物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4分)

  14、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2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由两个阅读语段构成,共26分)

  (一)(11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个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1] [2] [3]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抚顺一中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