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学习苏轼《赤壁赋》课文全解:鉴赏说明、练习解答、教学建议、课文赏析

苏轼《赤壁赋》课文全解:鉴赏说明、练习解答、教学建议、课文赏析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学习 | 人气:377

标签:高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苏轼《赤壁赋》课文全解:鉴赏说明、练习解答、教学建议、课文赏析,

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3.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第四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3.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第五段指导要点:

韵脚及句法前面已有说明。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二 本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语言精练优美,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两个特点。课前预习,可要求学生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在教读中,又可要求学生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又便于学生对全文结构的把握。

三 第三册选有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让学生对比阅读,以加深理解。

四 板书设计

1.游    清风徐来   月出   白露  遗世独立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仙

    2.乐→歌→箫声→怨   慕
                    泣   诉

3.苏子  问→客孟德 
      愀然      答周郎   而今安在哉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4.水──逝者如斯
      月──盈虚者如彼 →变:天地不能一瞬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清风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明月

5.喜笑→更酌→狼籍→枕藉

五 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自读《后赤壁赋》,指导学生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士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录》)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见《东坡文论丛》39页)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课文有关资料

一 补充注释 www.jiaoshi66.com分页标题#e#

1关于“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情思婉转,节奏优美,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双声叠韵诗。全诗及译文如下:


注释:
〔皎〕形容月光洁白明亮。②〔佼人僚〕佼,通“姣”,美好。僚,通“”,俏丽。③〔舒窈纠〕形容女子举止娴雅婀娜。舒,舒缓。窈纠,通“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苗条。④〔劳心悄〕忧心深重的样子。劳心,忧心。悄,忧愁的样子。⑤〔皓〕形容月光明亮。⑥〔(liǔ)〕美好。⑦〔(yǒu)受〕形容步态优美。⑧〔(cǎo)〕忧虑不安的样子。⑨〔照〕明亮的样子。〔燎〕光彩照人的样子。〔夭绍〕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惨〕通“躁”,因忧愁而烦躁不安的样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苏轼《赤壁赋》课文全解:鉴赏说明、练习解答、教学建议、课文赏析》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