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历史学习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同步检测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同步检测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历史学习 | 人气:879

标签:高二历史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同步检测,

  20xx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黄桃春 审题人:钟秀萍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这说明

  A.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

  C.思想解放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毕封说 “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4.有一位法国启蒙思想的书房里挂着孔子像,他还在各种著作中不断地宣传孔子和自己所理解的儒家思想,被一些人称为“欧洲的孔子”。这位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5. 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和 “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人文主义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B.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造整个封建社会

  C.封建神学仍然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D.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6.“《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7.某位业余文学爱好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史实的一段描述,后来他修改了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1789年7月14 日,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正在“巴黎大酒吧”饮酒的布朗先生先听说①巴士底狱那边出事了,还听说②国王暗中与普奥联军勾结,所以③立宪派决定处死国王。布朗先生一听说要处死国王,便自言自语道④好,好,好,按照《民法典》就该这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 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② 同时是侵略性战争 ③ 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 有利于意大利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马克思之所以称《独立宣言》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

  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

  1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最大成果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彻底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C.农奴以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D.全方位地改造了俄国社会

  12. 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13.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瓦尔密战役 C. 葛底斯堡战役 D. 色当战役

  15.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普奥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普法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6. 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

  A. 工业革命缓和了社会矛盾

  B. 工业革命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队伍

  17. 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它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国家资本主义 B.自由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不包括

  A.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 B.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C.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19.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原因是

  A. 资本积累更雄厚 B. 统治者重视技术革命

  C. 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D. 解决了动力和燃料问题

  2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2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其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火电厂的建设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出现D.蒸汽机的推广

  23.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战争 C.工业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4.“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赞叹的是

  A.高架铁路的建立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讯事业的发展 D.水运事业的发展

  25.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二. 材料解析题(50分,答案写于答题纸上)

  26.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引自《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公司的反对,后者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同步检测》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