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2017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题10(附答案)

2017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题10(附答案)

六六教师之家 | 现代文阅读 | 人气:353

标签:现代文阅读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2017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题10(附答案),

  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答:

  18.本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 答:

  19.阅读第④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其作用是什么?(2分)

   答:

  20.本文最后说:“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请你从生活中举一个实例具体谈谈。(3分)

   答:

  【答案】201124.(2010,湖南省邵阳市,15—18,8分)阅读《小议传统教育》,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成年后成为大家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在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年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有人把记诵比作“学习之舟车”。

  古代读书,还生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视。

  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自《中学生学习报》)

  (1)作者开篇即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和( )。(2分)

  (3)第③段划线语句中的“此”指代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私塾是封建文化的产物,不宜提倡;也有人说,私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可以发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11

  25.(2010,江苏省常州市,7—8,4分)阅读议论文片段,完成各题:

  ①从小,我们就拒绝骄傲,自己不能骄傲,也不能接受别人骄傲。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②但实际情况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直截了当。拉长耳朵听听,睁开眼睛看看,骄傲了还在进步,谦虚了原地踏步,也少不了。其实,骄傲的含义广得多,影响进步与落后的要素也多得多,谦虚教育过于单一了。

  ③骄傲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可以是傲慢和狂放,也可以是自信和喜悦;可以在一时一事,也可以沉浸其间;可以成为一个终点,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骄傲也是千姿百态的。显而易见,把骄傲等同于自满、昏头、止步不前,是有失偏颇的。

  ④所以,中国人骄傲地说60年中国进步了,世界都鼓掌。这个骄傲是事实,也是自豪。舍我其谁,骄傲还可以成为鼓励剂、推动力。

  ⑤谦虚也同样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谦虚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是一种态度,谦虚代替不了知识代替不了技术代替不了规则。谦虚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成为英豪的还是狂放的曹操。

  ⑥过度的谦虚教育,之于个人,可以有二害。一害,丧失自我,有他无我,只有我之短而无我之长,久而久之,畏缩不前,无进取之心。二害,拒绝他人张扬,只取其态度,而不看人张扬的依据骄傲的理由,自我封闭,最终还是落后于人。以谦虚之态度论成败定功过,虚假之风伪饰之风必起。

  ⑦接受骄傲并不容易。之于己,既要对自己有信心,骄傲的资本经得起实际和历史的检验,又不怕人说三道四,神经要有刚性韧性,又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陶醉不止步;之于人,要容得了人,容得了人张扬,看得到他人之长而取人之长。

  ⑧允许骄傲,接受骄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骄傲。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别老低着头过日子。

  (节选自《别老低着头过日子》,作者秋末)

  (1).下列对文章各段落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第①段是树靶子,准备批驳旧观点的偏激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B.②~④段,全面阐述“骄傲”的含义,突出其积极意义。

  C.⑤~⑥段,就“谦虚”展开论述。阐明谦虚并不永远是美德,谦虚可以造就谦谦君子,但却难以造就绝代英豪,意在突出过分谦虚的消极影响。

  D.⑦~⑧段,明确写作目的,强调清醒头脑,把握好“谦虚”和“骄傲”的分寸。作者把“骄傲”的几个常用含义混杂在一起,但并没有犯概念不清的错误。

  (2).下列对文章内容、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行文简洁,视野开阔,逻辑严密。

  B.文章第②段列举了人们的一些思维盲点,为下文说理拓展了空间。

  C.通篇采用举例论证法,选例典型,描述准确,第④、⑥段就值得我们揣摩借鉴。

  D.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导读者看到“骄傲”的积极意义,主张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

  【答案】2011

  26.(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13—15,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11

  27.(2010,四川省泸州市,7—10,14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2017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题10(附答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现代文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