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孔乙己》教案2

《孔乙己》教案2

六六教师之家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391

标签: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孔乙己》教案2,

《孔乙己》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学习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认识孔乙己的形象。
    (2)了解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从而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设想】:
    1、学习课文之前,可让学生自我介绍相关鲁迅的思想状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达到复习旧知识的效果。
    2、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小说写作方法。
    3、本文的教学难点: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学生对主人公当时的生活背景不够了解,所以本文以引导学生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人许多是我国着名作家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如狂人、祥林嫂等,其中之一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
    二、文体与作者:
    1、文体:四大文学样式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3、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这篇小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与《范进中举》一样)。也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
    三、孔乙己的个人资料:
    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
    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
    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
    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
    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享酒店。
    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身份,炫耀阔绰。
    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都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
    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通过这份个人资料我们初步了解了孔乙己这一形象——没落的腐朽文人。
    四、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以第四段为讲解重点)
    1、肖像
    (1)外貌P29、P33,孔乙己为何不脱去长衫呢?
    明确:因为他思想深处铭刻着那个时代赋予的教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使得他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劳动人民,即使处在穷极潦倒下也不正视现实。
    (2)“手”的特写——“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满手是泥”……
    明确:或爱慕虚荣,或自命清高,或鄙视劳动,或心地善良。这一双用来偷东西的手;一双用来写服辩的手;一双用来走路(走向死亡)的手。
    2、神态P29
    3、语言与动作P29,P34
    4、细节描写——写“茴”字——迂腐不堪。
    五、对于孔乙己的描写,我们还有几个地方应注意?(以第五段为讲解重点)
    提问:这段讲了那些内容,属于叙述顺序中的哪一种?
    明确:插叙:身份,境况,脾气。
    六、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大致认识了孔乙己此人,那么小说还有另外两在要素:环境与情节,今天的作业:根据文中交代一画一张咸享酒店的平面图。
    第三课时
    一、小说的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借助当时典型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所生活的年代与环境。
    1、文章哪些段落交代了这些内容?
    明确:第1——3段。
    2、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是?
    明确:1919年向前推20多年,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1898年左右),那是封建社会末期,政府腐朽、无能,社会动荡不安。
    3、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可让学生展示所画的咸享酒店的平面示意图)
    明确:鲁镇——浙江绍兴小镇。
    地点——咸享酒店
    人物:短衣帮——取笑                     我——不耐烦
    长衫——“踱”目中无人             小孩“茴”
    掌柜——虚伪、势利
    4、那么“我”对这里的感觉如何呢?
    明确:单调、无聊、教人活泼不得。
    5、从作者对咸享酒店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环境——
    明确: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少数人享受,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气氛十分压抑,生活毫无生气。
    6、文章前三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并为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二、通过对当时的环境与孔乙己人物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探讨一下“孔乙己”这一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1、人物:孔乙己
    (1)时代的落伍者:当时现代文明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许多工作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依旧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孔乙己”是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变革大潮中所以……
    (2)性格:
    A、抱残守缺,死要面子。——身穿破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半个秀才也捞不到(颓唐)
    B、好吃懒做。
    C、心地善良。
    2、是什么原因造就这一人物的?
    明确:首先: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笑”——一面是客人无聊的逗笑取乐,一面是孔乙己的灾难、痛苦和不幸,由笑声写悲,这个社会悲剧更加深沉哀痛。其次:封建的科举制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对比《范进中举》,区别今天的学习)。
    三、归纳主题: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的知识分子,文章通过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精神和肉体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的罪恶。更主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的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小说正是为了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孔乙己》教案2》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九年级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