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体育说课教案,初中体育说课教案,中学体育说课稿,http://www.jiaoshi66.com 单元式说课 篮球移动教学说课,
单元式说课 篮球移动教学说课
石桥镇一中 丁红梅
一、指导思想:
面对中小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本单元以篮球训练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为主要教学任务。通过“体育选修课”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技术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掌握篮球技术,为提高篮球水平奠定基础。
二、课的内容:
复习前次课所学内容,以移动练习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三、教材分析:
篮球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移动运球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移动的动作,时机。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40名学生。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虽基础较差,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了解篮球移动运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移动运球技术动作;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六、教法设想:
1、移动运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徒手移动练习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控球移动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耐久跑采用折返比赛跑的方法,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4、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七、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
八、教学流程:
热身→运球进场、球操(音乐伴奏)
∣
↓ ∣→教:提问、要求、巡视
主教材 (徒手移动--移动带球)→ ∣
∣ ∣→学:听、练、论、创、演。
↓ ∣ →教:传授知识、线路指令、讲评练习。
辅教材 (耐久跑)→∣
∣→学:图形跑练、定时跑练、反馈评价。
↓
整理 ———→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
下课 ———→回收器材。
开始和准备部分:
(1)常规教育和动员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5)课前动员:教师参与活动并领队跑。
基本部分:
1、移动练习
1)徒手直线移动练习:前进移动 后退移动 向左移动 向右移动 向左前方移动 向右前方移动 向左后方移动,向右后方移动练习
2) 带球移动练习
3)曲线移动练习:绕圆移动 绕其它图案移动练习
重点:体会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
2、耐久跑练习
折返跑练习,利用球场上的分界线来练习折返跑。
结束部分:稳定情绪恢复心身
1、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2、小结本课
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九、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35--40%,平均心率130-145/分,最高达到175/分,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十、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一、场地器材设计:
球场一个,篮球20个。
上一篇:(篮球运球与跳绳拓展练习)说课稿
tag: 初中体育说课稿,体育说课教案,初中体育说课教案,中学体育说课稿,说课稿 - 体美音说课稿 - 初中体育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