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农村经济综合效益。我们所讲的结构调整,决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布局上的调整,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从整体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根本性调整,其终极目的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无疑是壮大农业实力,振兴农村经济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发展方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增强各产业间的关联度,促进种、养、加、运、建、服各业规模推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我县的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一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以x药业有限公司、x化工有限公司和x草粕集团为龙头,抓好玉米淀粉深加工、糠醛生产和草粕生产等重点项目建设,把玉米产业做大做活,使玉米粒、穗轴、秸秆加工的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争取尽快打入国际市场;二是大豆深加工产业链。坚持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市场营销一起抓,重点抓好实现浸油厂日加工2000吨大豆项目的满负荷生产,搞好油脂、蛋白、饲料、磷脂四大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三是亚麻深加工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县的地产优势,依靠x纺织有限公司8000锭的生产能力、朝锐亚麻纺织有限公司550吨纤维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亚麻经济。四是乳品深加工产业链。以本元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建设养殖基地。同时,不断提高乳制品的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五是大鹅深加工产业链。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大鹅的普养率,并以x畜产品公司为龙头,积极开发系列产品,形成养、加、销一条龙,使大鹅综合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六是杂粮生产加工产业链。以红小豆、绿豆、 小米等杂粮为主,以禾鑫农产品经销公司为龙头,依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优势,扩大生产面积,并按绿色标准生产,打好绿色牌。
4、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家知道,在社会生产中,劳动力是最直接、最活跃的主导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进行结构调整,无论是对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还是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都不能忽视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分配组合,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们在进行结构调整时,必须牢牢地抓住转移农村劳动力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以产业转移为基础,以空间转移为重点,积极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促进分工分业。在重点抓好六大主导产业链条,增强各个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基础上,大搞一村一品、一家一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一批类似双发双跃“豆芽屯”、榆树长胜“瓜子屯”、永胜健全“养猪屯”那样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屯,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增加就业容量。特别是要重点扶持一些效益好的乡村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私营大户,加大劳动力吸纳数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三是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仅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工业小区、科技小区、商服小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而且要抓好软环境建设,尽快制定出台一批与小城镇发展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和外地人员到小城镇投资创业。四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不断拓宽劳动力转移空间。实实在在地说,在这方面,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几年来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此,县委、县政府是十分满意的,农民群众也是十分拥护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重要手段,不断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振兴我县的农村经济。
三、研究对策,解决怎么调的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寻找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怎么调的问题。我们大家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抓思想观念转变,引导调整。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也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只有逐渐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才能使农民自觉地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用政策引导。通过深入群众座谈、走访、召开会议的形式,传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县有关会议的精神,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让农民认识到目前全国普遍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而使农民真正懂得不调整就不会发展的深刻道理;同时利用科普之冬活动的开展,强化农民群众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使农民有能力接受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其次,要总结经验,用典型引路。利用好一年来发现和培养的过硬典型,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宣传,以及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学习,增强直观性、形象性,让农民直接看到调整优化结构的益处,从而坚定农民群众进行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
2、抓优质特色品牌开发,带动调整。开发优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作为调整的重要措施,其效应在我县目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对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一要积极组织申报绿色食品品牌,使生态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成立绿色食品开发领导组织,强化推进机制,逐级制定绿色食品开发规划,组织好绿色产品的品种开发和面积落实,并责成专人开展绿色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争取工作。现在我县只有“x”牌x鹅和“玫瑰红”小豆两个品牌在组织申报绿标,今后我们争取多申报几个项目,靠“绿色”开拓市场。同时要借助各种洽谈会、展销会等商贸活动的机会进行宣传,引起各界人士对我县产品的关注,树立好“绿色”形象。二要抓好特色商标的注册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着手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像x、x的香瓜,x的菇娘等已形成规模和有一定种植基础的作物产品都可以申请商标,抢占有利市场。三要引进和生产优质品牌产品。要投入人力和财力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大量开发优质农产品,同时要请权威组织机构进行产品质量化验分析,认定产品的质量,取得人们的认可,去占领市场。
3、抓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调整。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打破原有的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农业资源的重新组合,就必须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节灌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今年打配240眼机电井和建设320处喷灌工程的任务。同时要保证对原有的机电井、水库、塘坝和桥涵等进行维修,提高灌溉、蓄水、防汛能力。二要提高机械化旱作农业水平。以抓好双发双跃村的500亩机械化旱作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更新大型农机具20台(套),开发推广机械滤水播种、深松整地和机械液化施肥三项技术。三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各个乡镇(场)一方面要按县里下发的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三万亩造林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大草原改良力度,因地制宜地实施退耕还草计划。同时,禁止乱垦荒、乱拓荒,防止盐碱地面积扩大,全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4、抓市场、签订单,牵动调整。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消除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仍然是我们抓调整的关键。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找市场,签订单。积极与企业沟通,为农产品找销路,保证订单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要通过宣传引导、信息服务、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文化素质高、有市场观念的农民走向市场,搞农副产品营销。三是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建立信息网络,拓宽服务面,增加产品销售量。同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管理,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5、抓责任制的落实,促进调整。从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出发,县里要在去年对全县农村经济目标管理责任状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对今年的责任状进行全面的调整,坚决减掉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项目,增加结构调整及其密切相关的任务指标等新内容,创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约束机制。同时,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使每个领导干部身上都有重点项目、有任务指标、有工作压力,并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测评工作效果,及时兑现奖惩,调动县、乡、村三级干部抓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研讨汇报会,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结构调整上来,把主要精力投放到结构调整上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科学指导,为把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抓好抓实,早日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卫生局长任职自查报告
tag: 工作汇报,工作汇报ppt,工作汇报材料,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报告汇报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