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常识网党团工作党支部工作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讲座

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讲座

六六教师之家 | 党支部工作 | 人气:547

标签:党支部工作制度,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http://www.jiaoshi66.com 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讲座,

五、第一次梳理了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
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六、进一步提出了更加丰富的小康内涵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这里包含了六层新意:
一是新世纪头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新要求;三是更加强调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四是明确提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要求;五是更加强调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六是加进了生态文明的要求。

七、第一次提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人们普遍地注意到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意味着中共的政治改革方向除了原来提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外,要加快基层普选制的广泛推行。

八、第一次提出“票决制”
“票决”早在此前就已经付诸实施,如十三大提出重大问题经投票决定,后来在重大决策和人事问题上,中共开始实行一人一票投票决定,但不规范不常态,没有形成“票决制”。
本次报告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此举意味着中共有意将这种党内民主形式用一种制度予以固定,这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

九、第一次提出“党员主体地位”
“党员主体地位”是本次报告的一个新提法。这个名词包含了三重含义。“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说明中共开始着力理顺党内关系;也表明中央对此前断断续续的小范围内的试行党代表常任制,将加以沿续和扩展。

十、第一次明确创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继20**年年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后,第一次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中。报告重申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十一、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
这次非常明确地提出生态文明。表明在原来强调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之外,我们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既说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更加丰富、全面、深入,也说明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更加清晰。

十二、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提升为“永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永续”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总体一致,但“永续”发展的信心更强、决心更大,表明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十三、第一次将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这是对过去29年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来的又一新认识。从2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4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4年内连续赶超法、英,跃居第四,但一旦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仍然排在靠后位次;而且一味追求gdp总量,容易导致“gdp”崇拜、甚至助长不科学发展。 www.jiaoshi66.com

十四、第一次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上述这“五化”中,比十六大报告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同时也是我们党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更准确把握。

十五、第一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增长”强调的是数量,强调的是快,而“发展”强调的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是一种既好又快。

十六、第一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十六大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而这次的说法,内涵丰富,又有新意,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储蓄、基金、保险、股票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带来的利息、租金、红利、财产增值等各种各样收益。所以,作为一个单位人,工作时间努力干,多增加工资奖金性收入,业余时间发挥聪明才智,多兼职多理财,只要不违法犯罪、不影响正常工作就行了。

十七、第一次将“解决就业”改变为“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仅靠政府不行,要靠全民创业。对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引导他们提高素质,自主就业和创业;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企业,积极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十八、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80年代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3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年十六大改提: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这次十七大说,“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见,中央在加大力度遏制贫富差距。

十九、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这些人性化概念
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这必然会拉近了党与人民的距离,思想教育趋向人本化、人性化。

二十、第一次出现“文化软实力”等一组新概念
此次报告出现了“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功能和精神文明的推动力。

二十一、第一次将“民生问题”单列一章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上学、就业、医疗、收入、社会保障、治安管理等民生问题是第一次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本思想,也说明了党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文明的极大关注。

二十二、第一次提出要“达成两岸和平协议”
十七大报告用八百字阐述对台政策,其中,出现十五个“和平”字眼,七处提到“和平统一”,五处提到“和平发展”。期间,掌声五次响起,掌声之密,之热烈,耐人寻味。特别是首次使用“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等新表述,应当算作是中共对台湾人民释放新的善意,也是对前一阶段台湾一些政治人物所提的政治主张的正式回应。

二十三、第一次讲到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
这样的铿锵之词,首次出现在了十七大报告中。十七大报告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文字不长,但字字掷地有声,论述深刻精辟——
高点定位:“这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方针明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格局清晰:“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重点突出:“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方式明朗:“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年1月至20**年8月,中国检察机关共查处贪污贿赂犯罪67505人,平均每月有近1600名官员因腐败走进监狱,其中“一把手”的腐败占较大比重。

上述新提法新名词,甚至有的仅仅“一词之差”,却宣示着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彰显着中共执政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熟!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讲座》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党支部工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