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防组
与事故发生单位消防人员密切配合,负责现场灭火、设备容器的冷却、喷水、防爆、抢救伤员,负责事故发生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由企业消防人员和街道应急分队组成,由人武部负责。
4.安全疏散组
负责事故可能危及地区的人员疏散和撤离以及物资的转移;由事故单位安全保卫人员和公安、民政部门人员组成,由民政办负责。
5.安全警戒组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的组织治安巡逻。以公安人员为主组成,由派出所负责。
6.物资供应组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工具、器具、救治药品及器械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负责调集机械参加抢救。人员由企业站、交通办和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由企业站负责。
www.jiaoshi66.com 7.专家咨询组
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处置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现场指导救援、处理处置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人员组成以有关的专家和安全办人员为主,由安全办负责。
8.善后处理组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由当地民政、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由办事处负责。
9.信息报道组
负责准确传递信息。由广电站负责。
六、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包括报警与接警、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实施应急救援、事态监测与评估、后期处置等几个方面。
(一)事故报告与报警
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或可能发展成为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各有关部门接报后,应立即向危险化学品重大、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报告与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有毒物质存量泄漏、爆炸、火灾等),周围的情况,(如:周围人口,健康影响及医疗救援信息,泄漏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详细信息,容器类型,可能泄漏的总量,该区域内其他危险化学品情况,已泄漏量和泄漏持续时间,是否有大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或土壤,泄漏事故是否发生在受限空间,气象条件,影响污染扩散的地形条件,现场人员),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员姓名等。
1.事故情况报告联系电话
(1)办事处值班室电话:3882993
(2)安全办(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3833372
2.事故救援排险报告联系电话
(1)派出所电话:3882270
(2)人武部电话:3833176
上述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转报办事处值班室和安全办(领导小组办公室)。
www.jiaoshi66.com 3.事故医疗抢救报告联系电话
(1)古田县中医院,联系电话:3882596,地址:古田县614号3号。
(2)古田县同仁医院,联系电话:3817120,地址:古田县城东614中路179号。
(3)湖滨卫生院,联系电话:3882995
上述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转报办事处值班室和街道安全办。街道安全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转报市有关部门。
(二)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值班室接到重大、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迅速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中心;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指定应救援现场总指挥;通知其他应急救援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出动准备;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街直相关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应迅速赶赴现场;在事故现场设立指挥部。并通知有关单位启动抢险救援预案,并根据应急等级通知相应救援机构立即赶赴现场援助抢险,协调后勤方面支援应急救援,与事故现场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
(三)现场指挥和处置
现场指挥部设立后,应立即将现场了解的情况和事故的性质类型及进一步的发展态势,确定应急救援具体的实施方案,布置专业救援队伍任务,指令已到达的相关抢险单位和人员按各自职责;处置程序组织实施救援抢险,定期通报事故现场态势。
(四)现场控制和处理
现场指挥部应控制好现场秩序,各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都有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调遗,并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冒险行为有权强行制止,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五)事故救援的后续处理
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结束救援行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对险情或事故损失况进行统计、分析后,报告领导小组;由街道安全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事故开展调查;由办事处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www.jiaoshi66.com 七、事故现场处置程序和要求
1、事故现场处理程序
(1)防护
根据事故现场所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全部进入防护区的相关人员必须按相应防护标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由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
(2)询情
a、准确了解事故类型(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事故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名称;
b、了解事故现场、遇险人员数量、分布情况;
c、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方式、贮存数量、泄漏部位、泄漏时间、泄漏数量、泄漏形式、扩散范围;
d、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水源、火源等情况;
e、所具有的消防设施、器材、起重挖掘设备、工艺措施情况以及到场人员的处置意见;
由安全办负责,事故发生地政府、企业单位配合。
(3)侦检
a、立即进行抢救和搜寻遇险人员;
b、采用有效手段和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的数量、扩散浓度和范围;
c、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d、确认设施、设备、管道、建(构)筑险情及可能发生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及部位;
e、确认消防设施、器材运行情况;
f、确定抢险救援方案,抢险阵地和疏散撤离路线;
g、收集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根据以上数据和现场情况立即确定划分警戒区域,由派出所、人武部负责。
www.jiaoshi66.com (4)警戒
a、现场指挥部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警戒区域应划分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安全区。在重危区设封锁线,在安全区设隔离带,不准与抢救无关人员、车辆进出。
b、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逐一检查登记。
警戒工作由派出所负责。
(5)抢险抢救
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和可能二次发生的危险,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抢险和抢救。
主要由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实施。
(6)救护
a、组成救生救护队,携带救生救护器材和药品按不同职责迅速进入各危险区域开展对遇险人员的救生和伤害人员的救护转移。
b、将脱险人员、伤亡人员按确定的转移路线疏散至安全地带,并进行登记、标识、现场急救。将伤势较重者送医院救治。
主要由湖滨卫生院负责。
2、易燃、易爆液体燃烧,爆炸事故的前置紧急处理
(1)采用干粉、泡沫、消防砂土对事故点扑救的同时,立即关闭物料的进出口阀门,并对事故周边贮存设施采用冷却水喷淋冷却,或形成水幕保护,防止事态扩大。
(2)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在夜间开启应急照明灯具。
(3)抢救人员佩带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进入已控制的危险区域内抢救人员、转移危险化学品。
(4)对散流未燃烧的液体以泡沫复盖和砂土填埋吸收,防止扩散。同时严控燃烧事故点以外的明火。
3、易燃固体(非遇湿自燃危险化学品)燃烧前置紧急处置
(1)切断事故现场电源、夜间启用应急照明灯具。
(2)以消防水、消防砂土扑灭事故点。
(3)用消防水冷却周边贮存物和建(构)筑物,
www.jiaoshi66.com 4、易燃、易爆液体泄漏前置紧急处理
(1)切断整个事故区域电源,关闭事故点进出口阀门,切断泄漏源,或移开未泄漏贮存包装桶(罐),夜间启用防爆型应急灯具照明电源。
(2)在警戒线内严禁明火。
(3)在泄漏点以砂土设立围堰,防止泄漏液体扩散;以泡沫液覆盖液面,并用防爆泵将漏散液收集于专用容器中。
(4)用非燃烧吸附材料、砂土吸收残余液体。
(5);抢救人员持灭火设施、灭火器材在现场监控,随时准备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
5、易燃气体泄漏前置紧急处理
(1)切断危险区域电源。
(2)切断气源阀门,对气源容器进行水冷却,有氮气保护的即充氮保护。
(3)在危险区域内严禁明火。
(4)用二氧化碳气体对泄漏点喷射、稀释和隔离可燃气体。
6、有毒气体泄漏前置紧急处理
(1)根据泄漏量及可能发生的最大泄漏量,确定危险区域,立即组织疏散危险区域内所有人员(抢救人员除外)。
(2)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护器材进入危险区,切断泄漏源或移走未泄漏的钢瓶。
(3)立即组织对泄漏源的封堵。
7、酸碱腐蚀品泄漏前置应急处理
(1)立即切断泄漏源。
(2)用耐腐蚀材料或砂土围堵泄漏液,并以大量水稀释。
(3)用能与酸碱中和的物品进行中和。
现场总指挥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方案后,最大限度启用单位的喷淋、泡沫,蒸汽,干粉,二氧化碳、氮气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进行抢救,针对不同事故采用设置水幕、屏封水幕墙或雾状射流形成的水幕墙,稀释、降解等手段扑灭灾害,防止事故扩大。
www.jiaoshi66.com 13、应急救援现场要求
(1)现场指挥与指挥中心和各专业救援队伍之间应保持通讯联系。
(2)所有车辆应服从派出所指挥安排行驶和停放。
tag: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总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行政后勤 - 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