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索对内部施工队采取内部承包和项目内部指标的承包,层层传递压力,有效控制成本;鼓励支持项目采取承包方式,责任共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是严格过程考核,强化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约束。要以合同内容为约束,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强化对分公司和项目部的日常考核和阶段考核。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予以纠正;对执行公司制度不利或无所作为的要及时问责;对半年打不开工作局面,无市场无活源,队伍松弛,班子涣散的,要果断采取措施,该亮黄牌的亮黄牌,该警告的警告,该免职的免职,绝不姑息迁就。
2、一个激励。
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要在公司现有的政策激励,机制激励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全员激励机制。探索实行项目班子、项目全员承包制的试点;探索实行项目部单项工程内部承包制度。要把经营责任,经营压力由公司层面,分公司、项目部层面传递到具体管理和操作岗位。机关职能部门要认真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激励办法。要倡导一种风气,就是重奖贡献者,鞭策平庸者,惩戒落后者。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合力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职工收入、个人成长与公司的发展同步。
3、坚持四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公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不动摇。
20**年初,我们把公司置身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中,认真分析了公司的机遇与优势,困难与挑战,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明确了公司的产业定位,确定了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构建了公司的发展蓝图。靠优质服务站稳油田内部市场求生存,靠一流信誉开拓外部市场谋发展。可以说,公司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确定,凝聚着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与心血,寄托着路桥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围绕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经过两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实现既定目标的道路上,虽然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挫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不断加快的发展脚步。明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继续按照公司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方向和目标而努力。
二是坚持规范管理,项目创效力度不动摇。
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效益。明年对公司来说,是打造优势,项目创效年。公司将继续在规范管理,提高项目创效能力上下功夫。重点要强化项目管理的四个运行体系,即“严密的成本核算体系。严谨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严肃的责任追究体系”。这四个体系,在去年获得了国家级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说明我们的管理模式是科学的、先进的。在运行过程中,也见到了一定效果。但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在体系本身,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成本核算体系,达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标准的有几家。责任部门推着干,基层单位也就应付了事,耗时耗力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责任追究体系,一些项目经营性亏损,出了问题,追究了没有,谁去追究,追究到什么程度等等。明年要切实提高职能部门的执行能力,加大四个体系在基层的落实力度,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推进落实,真正实现有项目就有效益的目标。
三是坚持以效益论英雄,凭业绩用干部的观念不动摇。
关键的少数决定着次要的多数,干部的任用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衡量一个干部的标准,看市场能力更要看创效能力。当前,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当中,缺少的就是这种创效的意识。工程完工就万事大吉。正因为缺少这种意识,使许多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到位,制约了项目的创效水平。下一步,公司要大力营造“以效益论英雄”的氛围,对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者,不但要重奖,而且要重用。
在干部的培养选拔方面,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五湖四海”的原则,贯彻“企业无庸才,人人是人才”的用人观,在全公司范围内培养选拔人才。只要有贡献就有进步的机会,只要有效益就有位置。二是坚持“业绩公论”的原则,公司用人不是任人唯亲,不是无原则的安排。要突出培养选拔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不动摇。
人是企业的经营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真抓实干、不畏困难、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明年要在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转变职工的观念,通过思想教育,去掉职工思想上的坏习气、坏毛病,引导职工用全新的市场观来武装头脑,增强市场竞争的意识。其次要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培养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最大潜能,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第三,要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用好的政策、好的机制,关心人、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第四,保持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的同步增长。
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着力研究基层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身体力行带队伍,打牢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关于培训和当前各项工作
即将开始的职工冬季培训工作,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综合实力的增强。下面,就今冬明春的职工培训和当前工作再谈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职工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今年开展的冬季培训,是在全局大力实施集团化专业化运作,加速推进“三转一调整”战略任务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在公司外部市场不断扩大,队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进行的。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站在公司发展的高度对待这次培训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职工培训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做大做强,做专做优核心产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按照管理局集团化运作会议精神,我们公司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路桥施工及其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做专做优,把公司建成在道路桥梁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通过做好职工培训等项基础工作,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打造一支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同时,要延伸培训的内涵,不能简单的把培训工作理解为办班学习。集中培训固然重要,施工过程中的实践培训更重要。现在的办班培训是打基础的过程;立足岗位提升素质,则是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思路放宽一些,眼界看远一些,要通过冬季集中培训和来年的实践培训,打造公司管理和技术优势,做精做优自身业务,满足参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
第二,职工培训是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瓶颈问题的迫切需要。“市场、经营、技术、人才”这些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职工队伍为支撑,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目前,公司2100多名职工,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外部项目部只有400多人,包括配合职工也不过600多人,却完成了公司全年近80%的工作量;内部和后线人员达1400人之多,仅完成全年工作量的20%多一点。内外部、前后线人员比例的失衡,人才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束缚了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公司开拓市场的步伐。这种人才的短缺和日益扩大的市场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加强职工培训,是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瓶颈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三,职工培训工作是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的保证。培训工作年年抓,每年公司都投入数十万元,我们的决心很大,各单位也都重视,收效却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些职工的观念还没有从跟本上转变,培训效果也就难有质的提高。
现在,在我们的干部职工当中,还有很多倾向性的认识,也就是思想的问题、观念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培训工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种倾向是有些职工认为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不管自己的工作怎样,反正单位都要给我一个岗位。这些人大多抱着干一天、看一天、混一天的思想,工作不思进取。这种玩世不恭的想法是很可怕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只有加强学习、脚踏实地、提高素质,才能在岗位上立足和成才。那些靠“混”过日子的人,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被企业所淘汰。下一步公司也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定岗定编之后,要让岗位来选择职工,而不是职工选择岗位。
第二种倾向是有些职工总是抱怨工资低、奖金少,工作起来不主动。在管理局重组改制、分开分立的大环境下,公司注定了要经历内部活源锐减、外部市场艰难这样一个过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活源不足的矛盾已经得到了缓解。现在公司的外部市场开发势头强劲,工作量在逐年增加。这是公司正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必须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过去我们常说,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职工和企业从来都是利益的共同体,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由于历史背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它的发展前景都是不可预料的。效益好的单位不能总是好下去,效益差的单位不是说就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这就看企业的职工怎样去对待这个问题。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每一名职工的理解、拼搏、团结和奉献,而不是旁观,更不是抱怨。
第三种倾向是个别职工不愿意到艰苦的岗位去。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岗位和人员组成的,岗位只要是存在就是企业需要的。所以,每一位职工都要珍惜自己的岗位,要立足岗位成才。当然,根据岗位分工,不同岗位职工的劳动强度、工作量的大小是不可能完全均衡的。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将企业的需要作为选择岗位的标准,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公司要在政策和分配机制上加大调整力度,逐步拉大收入上的差距,以岗定薪,按劳取酬。让真正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职工得到应有的回报。
tag: 员工培训,员工培训内容,新员工培训,员工培训计划表,行政后勤 - 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