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区政府对同志们参加这次社区建设知识培训班表示热烈欢迎。举办这次社区建设知识培训班是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的,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为举办这期培训班,区民政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制订了培训方案,并反复论证修改,旨在通过这期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推进我市城区社区建设工作。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都是来自社区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绝大部分是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同志,长期以来,你们战斗在社区工作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访千家慰万户,架起了一道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城市管理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区委、区政府是认可的,全市人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借次机会,我代表区政府向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工作在社区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尽管同志们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仍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希望同志们珍惜和把握好这次理论学习机会,自觉听从安排,遵守学习纪律。通过培训,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去后,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向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范围发展,开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
社区建设是个新生事物,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在一片荒野上,依托中原油田建设起来的经济相对落后、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的城市,要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更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23号文件,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以服务为主题、以民主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推进社区建设,提高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围绕十六大提出的新型社区问题,结合我市城区实际,就我区下一步社区建设问题,我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第一,抓基础工作,夯实社区建设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建设工作也是一样,一定要从基础工作抓起,这既是社区建设扎实推进要求,也是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抓基础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加大社区意识宣传力度,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意识是开展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培育社区意识,重点是培育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生命力之所在。近些年,虽然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增强,但总体上,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不强,不少社区仍然停留在政府发动、组织的状态。在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是非常必要的,但从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上看,必须增强社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培育社区意识,对社区居民来讲,要认识到居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并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责任,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对驻区单位来讲,要认识共驻共建、责任共担是驻区单位的义务,完善的社区建设将会为辖区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引导动员驻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整合社区资源,加大支持社区建设的力度。对社区居委会来讲,要认识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自治性质,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财务自主和民主监督的自治权利。要充分发挥沟通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作用,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公务员以及其他公务人员的行为监督,代表居民及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依法协助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保障社区建设良性运转。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开展社区建设的组织保证。重点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在社区内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进行社区建设的重任。办事处一级要按党章规定,对条件成熟,具备建立党组织的社区,要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调动一功积极因素,整合社区力量,参加社区建设。社区内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要在工作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领导班子配备上保证。在目前情况下为减少干部职数,提倡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内如何建立党组织,并发挥战斗保垒作用,区组织部的领导就这个问题还要作进步的讲解。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的主体组织和社区成员的法定代表。要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推行“四个民主”。要根据社区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章程和公约。要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工作程序,将社区事务逐步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对社区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并保证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社区中介组织,所谓中介组织,是指受政府职能部门委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独立地开展活动,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的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的各类协会以及各种服务、活动实体,都属于社区中介组织,它是联结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的分解和强化,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加强社区内的专项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参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求。同时,要加强管理、指导和帮助,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中介组织的积极性,保证其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壮大社区建设工作力量。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培育社区队伍重点是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走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要通过法定程序,将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关于社区干部队伍的培训问题,我多讲两句,我区目前有社区居委会71个,其中街道混合式社区居委会34个,企业社区居委会29个、村改7个、机关事业单位1个。为加强社区力量,各办事处选派了一大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到街道社区工作。这些同志热爱社区工作,热情很高,不足之处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已成当务之机。今天参加培训的大都是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但还有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不能参加培训,就如何提高居委会人员整体素质问题我看是否这样,一是办事处出资多买一些社区书籍,让同志们自学,二是各办事针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指导,这样经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看一定会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能够适应社区建设工作需要的主力军。
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衡量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邻里互助、自我服务的重要体现。要把千千万万的社区工作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当前在志愿者队伍人数不多、活动较少的情况 下,需要有目的地引导、组织,逐步使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建设的活力。社区活动是社区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开展社区活动的重点是开展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这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社区服务要以坚持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内容,要体现大社区、大服务。当前,社区服务的重点,要放在面向社会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上。特别要把做好“低保”工作,作为社区的重要任务。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居民、熟悉居民的优势,协助政府摸清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都纳入“低保”范围,既要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避免“漏保”,又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避免“错保”。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家庭,要呼吁有关部门在就业、住房、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照顾。要依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特别是要实施好“星光计划”,去年我们在六个办事处建设落实了一批星光活动项目,我们要管理、利用好这些老年服务设施。另外要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开办社会服务项目,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建立多渠道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促进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要加紧“便民”工程的研究和推广,充分利用热线电话、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社区内逐渐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内的文体误乐等其他活动,要以居民欢迎、自主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为出发点,把社区建设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tag: 员工培训,员工培训内容,新员工培训,员工培训计划表,行政后勤 - 员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