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常识网教育教学普通教育教委领导来学校视导工作汇报材料

教委领导来学校视导工作汇报材料

六六教师之家 | 普通教育 | 人气:362

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jiaoshi66.com 教委领导来学校视导工作汇报材料,

教委领导来学校视导工作汇报材料

一.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㈠基本情况分析:

    xxx三小现有30个教学班,1326名学生。教职工83人。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学历36人,占任课教师(73人)的49%,大专学历26人占任课教师(73人)的36%,大专以上学历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5%。学历层次相对是高的。从年龄层次看:35岁以下教师20人(包括今年岗位交流的5名教师)占任课教师(73人)的27%,45岁以上教师24人,占任课教师(73人)的33%,年龄结构相对老化。从骨干教师情况看:现有市级骨干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其中语文9人,数学4人,音乐1人)。校级骨干教师11人。学科分布语文所占比重大,科任偏低。

 ㈡队伍建设分析

    73%的中老年教师:具有无私的敬业精神和丰富教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工作扎扎实实,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具有执着精神,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无形资产。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当前这种工作方式的快节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标准表现出不适应。

    青年教师:学历高,起点高,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适应能力强。但对驾驭学校大环境(班额大、家长要求高、教学流程管理严谨等)能力差。

    岗位交流教师:压力大、不适应(班额大、家长要求高、教学流程管理严谨等)。

    ㈢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我校课堂常规落实到位,教学形式符合新的要求,课堂氛围自主和谐,新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步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但是教学行为粗糙带来的目的性差、实效性不强,成了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不会听讲、不善于思考,写字执笔坐姿不合格,学具带不齐等学习习惯的问题。

    ㈣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学校管理规范,各项制度健全,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管理态势,造就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蕴藏着比较厚实的校园文化氛围。但仍存在过程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二.相应措施

 ㈠继续大力实施"一三五"成材工程和学校的培养“名师”工程,构建“金字塔型”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根据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为: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具体要求为:一高、二厚、三能、四转化。在管理中我们实施了五大师建工程。

1.实施激励工程,激活教师的事业热情。建立教师个人业绩档案,实行教师工作量化制度,开展评选学生满意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活动。

2.实施“师德”工程,提高师德修养及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组织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学习,请身边榜样(项连弟、许占玲)做报告。

3.实施“读书充电” 工程,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大专学历教师都在进行续本学习,本科毕业教师进行第二专业进修。开展与学生同读名著同背古诗增强人文底蕴的活动。

4.实施“名师” 工程,分层次开展骨干教师拜师带教活动。为新教师安排帮带师傅,明确帮带责任。为交流教师安排合作伙伴,促其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联系市级专家学者培养骨干教师。

5.实施“接力”工程,鞭策青年教师成长。我校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配备了齐了笔记本电脑,送英语教师到英国进修学习,派县校骨干教师到杭州、上海、济南、黄山及市里考察学习。鼓励和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送课下乡,上各级各类研究课、汇报课,师徒说课、上课、评课。开设每周一次的骨干教师论坛。组织了骨干教师录像评优课,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评优课,青年教师自录自评课,新课程教材实验评优课等系列活动。请娄湘生教授到学校指导胡玉香上了全县公开课。请娄教授指导了全体语文教师的朗读,组织了语文教师的朗读竞赛。为帮新教师、交流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及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对开学第一天第一课进行听课评课,发现问题继续跟踪听课,发现优点及时组织展示课。

㈡实施教学精细化全程管理,稳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教学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宏观把握、微观入手”的管理特点。

1.宏观把握,着眼全程,为教师有序工作提供保证

几年来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抓住教学常规全程这个纲,切实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的全过程,不顾此失彼,注重教学质量的整体效益。针对本校实际,制订并完善了“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查、评价、总结交流”八大环节的工作规范及检查,考核与管理制度,健全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形成一整套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如《xxx三小常规教学管理规定》、《xxx三小教学质量评价细则》。 坚持实施“一到位五落实”的管理方法。一到位就是要求到位。五落实是指:指导落实、督促落实、检查落实、评比落实、反馈落实。促使教学全程常规逐步内化为教师学生的习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形成了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2.微观入手,规范细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从微观上追求教学全程管理的精细化,“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执行操作层面做到精细化,围绕规范要求把各环节做精做细。努力达到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成精品。

一是精管计划三步到位。首先是制定计划到位。每学期初,第一周我们在全体教工大会上通过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向教师明确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学期的任务与要求,完成任务的责任分工与目标措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期教学工作一览表发至各办公室、教研组,以利于督导学期工作有序进行。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实际,也相应地制定了自己的教科研活动计划,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和教研组研究计划,制定个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从学校到教研组,从教研组到任课教师,层层有计划安排,人人任务清、目标明,确保了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照章进行。其次是审阅计划到位。各学段主管主任在规定时间(第二周)内及时审阅计划,并提出指导意见。最后是交流计划到位。进行优秀计划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将本年级本学期班级管理计划、课程标准要求,基本知识技能达标要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措施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同年级学科间的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融合、互补,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齐抓共管形成教学管理的合力,避免了各行其是。

二是细抓备课六个流程。采用电子备课以来,我们首先改革了备课管理要求:由原来的每人一案,改为可以多人一案,一课多案。二是为加大电子备课组的集体研究力度,规定了电子备课六个流程,既“独立钻研——集体交流——分头设计——交流完善——个性修改——实施、反思。” 要求备课组做到“四定、五必须、六备、一超前”。“四定”是指:定主备人、时间、地点、内容; “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电子文本预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完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必须备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一超前”是指超前一周新授课程的教案编写。

  教学干部对备课的精细管理和指导,做到了日常有计划的针对重点内容、教学存在问题、重点培养教师,参与或组织集体备课;随时与定期结合,检查教师备课情况;组织现场备课比赛,及时评价反馈备课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调整备课要求。以上学期为例,在教案检查和随机听课中我们发现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存在年段任务不清、教学环节粗糙、基础知识教学薄弱的问题比较普遍。我们在中高年级重点进行了上好语文第一课时的研究。针对基础知识教学薄弱,开学初就安排了骨干教师的基础知识教学示范课。

实施电子备课后,为了强化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意识,上学期进行了现场备课比赛。当我们从中发现青年教师在独立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上存在较大问题后,提出了参加工作五年以内的教师不再使用电子备课的新要求。

三是精研课堂四大环节。在“准、活、优、清、研”上做文章。即:课堂上准确无误地把知识授给学生;采取灵活多变、富有启迪性的教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从“创设教学情景——自主探究学习——汇报交流——应用、拓展、延伸”等环节入手开展研究,已经成功的构建出语文、数学两科体现自主探究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两大教学模式}继而又围绕“教学方式的开放”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效性”两个专题,深化研究。

     四是夯实基础着力保底。在辅导环节我们的管理策略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优生重在兴趣的提升和自学能力的引领发展,对学困生着力于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保底,使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可以说是缩小班级差异,体现教师工作业绩的关键。我们在教师中倡导要牢固树立“转化一名差生与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重要”的观念。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关爱“差生”,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要承认智力的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就要在课堂上多鼓励他们,多走近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补差过程中,不能急躁,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允许他们出现反复的过程。关爱“差生”,要从早抓起,要从小处抓起,要从细处抓起。抓及时、抓持久、抓分层、抓课上、抓课前、抓习惯、抓基本、抓情感。不轻言放弃,即使是备案的试读生,也要促其发展。例如,我们每年10月底对新入学儿童的汉语拼音坚持过关测查。我们认为汉语拼音是孩子进一步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必须打得牢固。我们的做法是,由教学干部一对一进行卡片拼读,所读音节包括对各种拼音规则的运用。少数学生一次没过关,经过任课教师辅导一段时间后,进行再次过关检测,对个别还未过关的学困生再训练再过关,直到全部达标为止。这样就保证了学困生也能无障碍地进入后续语文学习中。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教委领导来学校视导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tag: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资料,教育教学 - 普通教育

相关分类
普通教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