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数器计算(苏教版)教学设计
用计数器计算(苏教版)--------教学设计
会宁县东关小学---温志旺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但不依赖计算器,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猜谜:
1、细细的长长的,串冰糖葫芦用的(小棒)(算筹)
2、长长的,方方的,上面有很多珠子的(算盘)
3、小小的,计算起来速度非常的快(计算器)
是啊!咱们地球人都知道,那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认识计算器: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1、看一看计算器的外形2、找一找计算器的显示器和键盘;3、开机要按哪个键?关机要按哪个键?键盘上的字母c有什么作用?“on/off”是什么意思?“ce”的作用是什么?计算器上你还看到了什么?(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汇报)4、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机、关机。(可参考课本100页上的内容)
三、运用计算器:
1、师:自学课本100页的例题,一边看书一边操作计算器,并观察显示器上数的变化。算完后让学生口算检验计算器计算得是否正确。
师:计算准确是计算器的一大优点。要使计算准确,我们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输入时要细心,输入一个数要检查一下是否正确,否则计算器再神通广大也不能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
2、我们再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完成试一试的题目,交流,选几题说说计算经过。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左边两排同学笔算,右边两排同学用计算器计算,一分钟时间,看大家能做几道题,能做对几题。
交流:笔算的做了几题,利用计算器的做了几题。然后出示答案,统计全对的几人。
问:通过刚才的比较,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计算器在计算数目较大的四则运算中优势非常明显。使用计算器计算不仅准确而且速度快、节省时间。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并交流汇报。
5、说一说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人们为什么要用计算器计算?小洁:计算器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进行计算。使用计算器计算不仅准确而且速度快、节省时间,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6走进生活,解决新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课件播放一个水龙头滴水的短片,出示具体条件和数据。)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成教学院副院长竞聘演讲稿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竞争上岗是对我们每一位同志多年来工作、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和考察,也是转变机关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学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这次工作的开展,到今天参加公开面试,我自己在思想上、业务上,以及如何进一步搞好今后的工作方面,都已获益匪浅。我竞争的岗位是 阅读全文 >>
从制度设计上破解二元结构
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已成为一个复杂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系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彻底打破一切阻隔城乡交融、束缚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制度 阅读全文 >>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灌溉制度设计
摘要:本文在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指导下,采用参数修正法为主综合修正法为辅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得到了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的灌溉制度。此设计方法不限制于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可普遍采用。但由于节水灌溉情况下作物需水量尚 阅读全文 >>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们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构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和谐统一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 阅读全文 >>
小学"双语"教学可行性初探 (hot)
小学双语教学可行性初探作者:未知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349更新时间:20**-12-29在小学一、二年级尝试双语(语文、英语)教学,可以造就学生的英语语言环境,为提前攻克第二语言关,打下牢固的基础。经过我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一年级新生大部分是从幼儿园转入小学 阅读全文 >>
www.jiaoshi66.com用计数器计算(苏教版)教学设计
四、探索数学规律1、出示101页第三题。
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142857乘上不同的数,积还是1、4、2、8、5、7这几个数字组成,只不过它们的排列发生了变化,这个规律是不是很有趣呢?142857是一个特别的数,大家留心一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
2、数字“1”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1 × 1=1
11 × 11=121
111 × 111=12321
1111 × 1111=1234321
11111 ×11111=
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现规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历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 各道题的乘数分别是1(一个1)、11(两个1)、111(三个一)、1111(四个一)、11111(五个1),依次增加一个1,所以最后一道算式可以是111111(六个一)相乘,也可以写成由7个1、8个1、9个1组成的七位数、八位数、九位数,这里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开放性的,要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各道题的积依次是一位数、三位数、五位数、七位数,接下去的算式的积应该是九位数和十一位数等。(3) 各个积的最中间的一个数字依次是1、2、3、4,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一个数字肯定是5、6等。(4)从第二个算式起,积的最中间数字的左右两边分别是1和1、12和21、123和321,左右两边的数字是对称的,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数字左右两边肯定是1234和4321、12345和54321。同一种规律也可以不同的表达,如1234321的前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1、2、3、4,逐位多1,后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3、2、1,逐位少1。
3、辨证的看待计算器:
a:1111111×1111111=?
计算交流结果
提问:为什么你们得到的结果有不同呢?是不是计算器出错了呢?(指出: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追问:谁能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刚才找到的你规律你知道积应是多少?)
b: 大家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器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最快算出这些得数。
3363÷27= 0×4586×23= 300—3= 5×77×4= 72+129+28=
比赛结束后,让获得第一名的同学介绍得胜秘诀。
通过这轮比赛,你对使用计算器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到计算器呢?)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数学王国的确是一个奇妙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许多这样有趣的规律。计算器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律,相信只要你们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更大的乐趣!
本课设计特点:
用计算器计算,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平时都在用,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用计算器,在计算时,如果手边有计算器,学生会依赖这个计算工具,如果本课就在如何使用计算器上花时间会显得单调,枯燥无味。所以在设计时我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要,有层次的把以上的想法贯穿在里面。计算器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所以,我也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多形式的巩固练习。本课有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数学味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本质的内容,比如“找规律”、“认识有趣的数142857”等;三是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学时,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让学生的思维在运用中得到提升;四是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五是辨证的看待计算器通过计算1111111×1111111=?指出: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体会计算器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总之,这堂课比较平实,没什么花样,如果非要说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tag: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资料,教育教学 - 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