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学习 | 人气:227

标签:高一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

  10.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②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角度: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③前后呼应。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写作练习。

  14.有人说,成长是一道方程式,给我们条件,要我们去求解;有人说,成长是一道思考题,给我们材料,让我们去分析;也有人说,成长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跑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论证已知,寻求未知。

  你认为成长是什么?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第三单元

  7 记念刘和珍君

  【积累整合】

  1.liè nüè zì fěi yǔn chuānɡ dàn cuán hái pū dànɡ

  2.

  和蔼桀骜不驯喋血屠戮

  暮霭好高鹜远通牒戳穿

  洗涤羽翼

  丝绦希翼

  3.C(“徘徊”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徜徉”悠闲自在地行走,“徜徉”侧重于悠闲自在;“冷落”指冷清、不热闹,“寥落”指稀少;“竟”指出乎意料,“却”表转折)

  4.①释义: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造句:略。

  ②释义:到处都是帮凶。造句:略。

www.jiaoshi66.com

  ③释义: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造句:略。

  ④释义: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造句:略。

  5.对偶、反问、反复、对比

  6.C(①③句都运用了短句,更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悲愤情感。)

  7.①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②东晋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感悟鉴赏】

  1.①指一般的庸俗市民②指陈西滢之流

  2.“至多”是针对一般庸俗市民及反动派、走狗文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至少”是针对战斗者、同情支持革命的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

  3.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视民众如草芥,暴虐至极。

  4.D

  5.意在说明“徒手请愿”的作用很小,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

  6.意在说明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刘和珍等死难烈士是永垂不朽的。

  7.作者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8.BD(A项说“文章从追悼会……气氛烘托到极致”,实际情况是这里的描写只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引子,并非写作的高潮。文中“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从下文来看,既有愚昧的民众,更有残暴的反动政府的帮凶,因而C项错误。E项中“蕴涵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错误,因为从全文来看作者寄托的首先是哀思,再就是对前途的担忧与迷茫,如“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句即可证明。)

  9.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正确答出刘和珍是怎样的人,就需要我们从文中找出作者对刘和珍评价性的语言,“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把这些评价性语言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10.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在文中作者写到自己时使用了以下语句,“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可见,作者把自己定位于渺小,这和刘和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1.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本题考查对比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思想情感,同时抓住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探究应用】

  (略)

  8 小狗包弟

  【积累整合】

  1.kuǎn jiū fǔ yī shè juàn chì pōu

  2.调:diào(调动)tiáo(调和)创:chuānɡ(创伤)chuànɡ(创造)

  3.揖 作揖 珊珊瑚歉 歉意 赁 租赁

  楫 木楫 姗姗姗来迟赚 赚钱 贷 贷款

  4.A(应为“摇头摆尾”)

  5.李尧堂 芾甘《雾》《雨》《电》《家》《春》《秋》《寒夜》《随想录》

  【感悟鉴赏】

  ◆同步阅读

  1.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的作用。

  2.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两相对照,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3.包弟干干净净,而且有讨人喜欢的本领,它不咬人,能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也感兴趣。“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

  4.包弟越可爱,更应该得到人们的爱怜。可是在险恶的环境之下,疼爱它的主人并没有保护好它,最终包弟死在了解剖桌上,这更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负疚感,使得主题得到了凸显。

  5.轻松: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沉重: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让与自己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惨遭厄运,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6.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自谴自责,当年像甩掉包袱一般将包弟送到医院的解剖桌,终成为作者心上永远也无法卸却的重负。这样的自遣自责一方面是解剖自己,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将来的人们提供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

  7.当时在“四人帮”的重压下说谎已经成为风气,作者为了要让家里的人活下去,也为了让自己要活下去,所以不得已在某些场合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8.抚平自己因曾说了假话而造成的心灵创伤;对得起知识分子的良知;不能欺骗下一代。

  9.造反派比满清官僚推广假话更厉害。

  10.谎言 权势

  【探究应用】

  (略)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积累整合】

  1.huàn chì zhà lì jiǒnɡ hàn jì kànɡ tì sì

  2.bǐnɡ:屏息 pínɡ:屏风 chǔ:处心积虑 chù:一无是处

  3.履:步履襟:胸襟洪:洪水芒:光芒

  覆:颠覆噤:噤若寒蝉宏:宏大茫:苍茫

  4.C

  5.①成语:叱咤风云造句:(略) ②成语:迥乎不同造句:(略) ③成语:博闻强记造句:(略) ④成语:涕泗交流造句:(略)

  【感悟鉴赏】

  1.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一语文资源: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