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复习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

六六教师之家 |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 人气:601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

 

  一、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问题

  古代政治史在20C历年高考中比较突出的地位已经作了提示。从教材看,古代政治主要呈现为两个主要问题,当然,从这两个主要问题中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扎实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后,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1.统一与分裂

  古代历史上,统一和分裂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为“部族国家”阶段,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各级政权的基本管理方式。这些问题教材中没有展开,我们只需将它作为理解下面的问题的背景即可。西周的分封制是古代部族国家发展的最完善的形态,到了西周末年,分封制度危机,王室衰微,中国政治进入到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向统一的中央集权过渡的历史进程也逐渐展开。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霸权而频繁战争,大量的诸侯国在这个过程中被兼并。到了战国时期,整合为七个大诸侯国,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一种局部的统一和集权。

  战国时期,统一的因素更加明显。在政治上,教材涉及了两点:其一,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强大,与东方六国的战争兼并和统一的含义日益突出,直至发展为前3世纪后期的统一战争。其二,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际上准备了统一后的新的中央集权的行政模式。当时各诸侯国普遍的出现了县制取代世卿世禄的情况。在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商业发展,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在思想意识上,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战争和经济交流,中原的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联系和融合的趋势加强,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至前221年,秦赢得了统一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此进入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主的阶段。

  第二,从汉的大一统到隋唐的大一统

  在这一阶段,考试内容的缺环比较多。秦和两汉是大一统的王朝。东汉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400年左右的大分裂时期,这部分内容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我们只将其作为背景来了解。到了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的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实现了隋唐时期的统一。

  第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分裂和统一

  这一时期分裂的特点是不同民族政权的并立,即民族性的分裂。先后存在的主要政权有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北宋基本上控制了汉族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容易被视为一个统一政权,这是需要注意的。到13世纪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元朝强大的军事压力,终于结束了延续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北宋初年通过分散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的政治改革,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王朝内部分裂割据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元明清三代没有再出现分裂时期,统一的局面非常巩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牢不可破的统一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了。

  2.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构成了古代政治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教材的内容可,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秦汉时期

  秦始皇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看,主要是皇帝和中央官署,既体现了专制,也体现了中央的集权。从地方看,郡县制的要害在于中央对地方长官的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是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承秦制,基本上沿袭了秦的中央集权制,这应该视为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西汉中央政府还清除了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王国,独尊儒术以强化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第二,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的进展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央官署。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主要在于牵制了宰相的权力和提高行政效能。其二,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有助于扩大政权的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才的管理和控制。这两方面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是有效的。但是,隋唐的制度更新在地方权力方面却无所建树。宋朝建立以后,吸收唐、五代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改革的要害是分离地方长官手中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其结果是地方长官从此失去了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基础。这一系列措施体现的中央集权的含义是极强的,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此也就基本上完善了。在中央政府中,宰相的权力被分割和削弱,与唐朝结构性的削弱相权不同,北宋是事权性的分割相权,但都起到了强化君主权力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更加突出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当然,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过程中,中央集权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明朝废丞相、特务政治、八股取士的措施突出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三司制度则在一定意义上延续了北宋初年改革的精神,分散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清朝设立军机处代表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登峰造极,文字狱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明清两朝的中央集权是非常巩固的。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切实有效的管辖也可以视为对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

  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删节较多,影响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对于高考命题可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2006年的高考题看,除了与热点相关的农业问题以外,经济史的问题很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后的高考命题还是这样一种比例。

  我们从下面四个时段分析古代经济史的主要问题。

  第一,先秦时期

  教材中叙述的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时,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坚硬锋利,价格较青铜为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同时,牛耕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很快。用桔槔灌溉

  农田。重要的水利工程有春秋时楚国修的芍陂,战国时期秦国修的都江堰、郑国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二,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有冶铸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煮盐业、酿酒业。战国出现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工程技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商业比较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其三,土地关系的变化。教材中主要叙述的是私田的出现及其合法化,井田制崩溃,土地公有制逐渐向土地私有制过渡,地主阶级和封建社会形成。但是所有这些问题在学术上争议颇多,远非定论。

  第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经济中的大量内容近年来未列入考试范围,现在仅有一个编户制度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人口问题,西汉人口最多时近六千万;东汉末年,人口也达到五千六百多万。六千万人口大体上是宋朝以前中国人口的最高数额。其次,关于编户齐民,编户是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平民,具有独立的身份,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最后,关于西汉农民的负担,特点是田租(土地税)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此外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以及官府杂役等。农民负担沉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其一,表现和格局:总体上呈三级台阶,江东开发程度最高,其次是一般意义上的长江流域,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长江流域也呈三级台阶:最发达的是三吴(江东)地区;其次是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然后是长江流域的其他地方。其二,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政策。其三,意义: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北京地区的考生还应该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也有可能列入考试范围。一方面,北方战乱的游牧民族内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汉时期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压力。另一方面,战乱破坏后的北方经济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和线索》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