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比较阅读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比较阅读

六六教师之家 | 文言文阅读 | 人气:127

标签:文言文阅读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比较阅读,

  C.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12.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门分)

  答:

  13.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门分)

  答:

  9.(1)邀请(2)没有成年

  10.B

  11.(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2)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12.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13.刻苦读书;苦练射箭。

  连云港(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www.jiaoshi66.comwww.jiaoshi66.com

  (三)(18分)

  宁德(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⑴。宋人既成列⑵,楚人未既⑶济。司马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⑸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⑹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⑺伤,不禽二毛⑻。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⑼,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⑴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⑵成列:指摆好阵势。 ⑶既:尽,全部。 ⑷司马:官名,指子鱼。 ⑸陈:同“阵”,指摆好阵势。 ⑹门官:国君的卫士。 ⑺重(chónɡ):重复,再次。⑻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⑼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5.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⑴下 视 其 辙 ⑵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⑵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⑴[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⑵[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4分)

  5. ⑴下/视其辙 ⑵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6. ⑴赐福,保佑。⑵大腿。

  7. 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⑵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8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⑵及其未既济

  9.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滨州(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9.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10.(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2.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南充(四)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4——27题(共10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比较阅读》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文言文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