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五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五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教案 | 人气:341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五,

乡土情结教案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人,对家乡总有很深的情感,离开了家乡,会有一种乡思乡愁涌起,自然会思念、眷恋家乡。我们同学再过两年也会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到时候远离了故土,你猛然间听到盐城话,看到家乡人,会觉得特别的亲切。同乡人在一起交谈,总离不了谈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人和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为什么泪汪汪,因为彼此都在想念家乡了。
思乡之情,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我们平时只知道思乡,可能没有深入的想想,人为什么会有思乡之情呢,这种情感又有什么内涵呢,思乡之情有什么积极之处呢,这种情感是应该压制还是应该弘扬呢。思乡情结,值得我们思索,值得我们回味。作家往往想得透彻,思考得深入,这篇散文<乡土情结>就写出了乡土情结的深层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一起来体会乡情的内涵。
二、介绍作者:
柯灵,大家不熟悉,一位老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从事写作,他跟张爱玲曾是极好的朋友。解放后他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他是一位很有创作功力的作家。我们读他的这篇散文就可体会到。(柯灵的那么些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可一概不介绍)
三、导读:
这篇文章有比较深的内涵,老师读起来也要经一番回味思索,才能领悟得较深。同学们课前可能读过,但一定没有深入。今天课堂上请你再仔细读一遍,同时思索以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文中有答案的,请你务必在文中画出来;有的没有现成答案,请你思索并组织语言来回答。
(以下五个问题,一定要在黑板上写出来。让学生明了任务。)
问题1。第一段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问题2。第二段写在家乡度过童年,童年时期打上了家乡的烙印,作者认为会打上哪些烙印?(在文中画出来,注意“哪些”,不只一点)
问题3。第三段又写什么?人们为何要离开家乡?(概括内容)
问题4。读第四段第五段,思考离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要写到战争?(思考回答)
问题5。读第六、七段,思考,什么样的乡土情结是值得赞颂弘扬的?这两段作者是如何深化主题的?(画出关键句,并思考回答问题)
另:画出生字词,和富于表现力的词语。
四、老师巡视指导阅读,务必落到实处,读而有效。
第二课时
引语:
同学们昨天读文章读得非常认真。自读自悟自加体会,积累得多了,也就会读书了。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妙处了吧?
哪位同学来谈谈读文章的感受?
教师多加鼓励。并说说老师自已读的感受。
老师读这篇文章,觉得有一点特别的体会,作者写得深刻,内容极为充实,让我们理解了乡土情结的内涵。古人的思乡之情,有没有写到?人,为什么会思乡,有没有写到吗?既思乡爱乡,可人们为什么还要离乡呢,作者有没有写到?什么样的乡土情结怎样的情怀是值得赞颂的,作者也写到了吧? 
如果我们来写思乡,我们可能会写对家乡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却不会写为什么思乡,不会古今中外纵横驰骋地来写,不会写得这样丰富充实。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昨天提的问题,是不是都有答案了?
二、分析欣赏
1、第一段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请用自己的话,绝对不要看有关参考啊有关练习,自己概括出的,是自己得来的,绝对真实,绝对好。
明确:中国人自古有一种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结,叫做乡土情结。
辨疑:有人概括为“什么叫乡土情结”,并不完整,究竟什么是乡土情结呢,要说出来。即“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结”。概括要把要点说出来。
这一段有何关键词?要特别注意,要圈出来,跟段意有关的?
------------关键词是“想”“惦念”,不可忽视。
说明,一般写文章都这样,写的是乡土情结,开头总要说一下,什么是乡土情结,写文章的一般顺序,以后写作可学习。
这段还有一些古诗句,使得文章意蕴深厚,增加文采和抒情意味,你能理解这些诗句吗?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诗句内容。老师辨正,引导。一为思乡情,一为近乡情怯之情,一为他乡遇乡人之情,三个侧面。朗读三首诗,体会古人笔下的浓郁乡情。
为什么要引用诗句,突出中华民族有乡土情结,也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文采和诗意。
这段的语言很好,齐读体会。
(分析第一段也可在上一课时完成,如果学生读书化的时间少些的话,这段可放在上节课完成。)
2、第二段其实是写人为什么会有乡土情结,我们昨天的问题是:
人在童年时期打上了家乡的烙印,会有哪些烙印?画出关键句,概括一下。
①   父母、亲族的爱(或家乡使人懂得了爱)
②   家乡的山水草木(或家乡山水草木给人的印象) 
③   悲欢离合的家史(或祖辈的经历)
④   邻里乡情(或乡音乡俗)
(此为高考题,可让学生明白怎样仔细读书,明了要点。怎样精练概括。有何方法诀窍。)
第二段的语言生动有味,请全体女同学来朗读一下,大家都要细加体会,你觉得哪些语言特别美,特别有表现力?
就语言问题,此段可重点讲讲。可让学生举例子,大家一起体会。
一边体会语言,一边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相同的感受,觉得童年时期,故乡打在身上的烙印确是难以磨灭,体会作者对乡情的理解。
3、第三段又写什么?人们既然爱家乡,又为何要离开家乡?这是读者很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作者来回答了。
(概括内容)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追求理想,闯荡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为了生计,无奈出门)
想想现实世界里,人们离乡,是不是大致有这两种情况?作者分析得很精辟吧!再想想“多数人”和“少数人”说法,如今有没有改变呢?
那么,你希望将来自己出外,是哪种情况呢?不管是哪一种,都该坚定信念,昂首而去。因为故乡不会离你而去,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4、读第四段第五段,思考离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要写到战争?(思考回答)
这一部分我们略讲一下。离乡的人回故乡有几种情况:失败而归;归隐田园;衣锦还乡。
为什么写到战争?因为战争容易让人们离家。这就又可联系了前面所说离家的原因(第三段),除了为理想,为生计离家外,还有一条是灾难和战争。为战争离家,是不是使乡情又加上了家国之思的内涵。为了国家为了正义而离家,谁可作代表?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五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林则徐。齐读他的诗。明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生死不避,还在乎离开家乡吗?所以,离乡,也因为高崇的情操。下文的孙中山等人也是因国家的原因而离乡的。
这两段似乎可以不写,但充实了文章内涵,使得文章有厚重感,能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 
5。读第六、七段,思考,什么样的乡土情结是值得赞颂弘扬的?这两段作者是如何深化主题的?(画出关键句,并思考回答问题)
----------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作者主要以华侨为例写的。为什么要写华侨,看看这篇文章是为什么而写的?为《香港文学》七周年纪念号作。香港文学,面向海外,所以作者赞美那些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海外游子。
我们知道文章写到最后,都要有个有力的收束,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结尾如何深化主题,是一门学问。作者写到最后,着重赞美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之情,确实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了。如果只停留在思乡上面,只是思,没有报,那种思乡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们眼前有好多海外游子报答乡里的例子,如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 14年来捐助内地教育事业款额已超过19亿港元﹐全国各省市都能看到邵逸夫捐献的2200百多幢教学楼、中小学、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医院等等,邵先生的义举正是他思乡之情的具体做法,令人感动。
当然,并不一定要富豪才能回报家乡回报祖国的,其实,你身无分文,只要有一颗爱家乡爱祖国的心,就是对家乡的回报。我以前的学生有的在海外留学,他们说,在海外,他们比任何时候都爱国,总是想着祖国能强大,能成为他们的骄傲,他们是容不得别人有半点蔑视祖国的行为。
有一句话说得好,子不嫌母丑。有一片土地曾经养育了你,使你长大成人,有一天你会走出这片土地,你会云游四方,或许衣锦荣耀,或许潦倒失意,都别忘了回乡看看,到故乡走走,你会得到很多的!他日,你有了能力,也不忘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齐读文章最后一节,体会如今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情。
作业:
1、  合起书来要能够说得出,本文有哪些方面内容,大致写到了哪些有关乡情的内容。这一点也是积累,以后我们接触到“乡情”有关内容,头脑中就有些印象,古人有哪些诗句,今人有怎样的认识。以后你写到这方面的文章也能说出些道道来。课文虽是例子,也是很好的范本,要积累,要关注内容。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五》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