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5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一语文教案 | 人气:576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5,
    生:相冲突的,历史是残酷的,我也不太理解,“一切都可怕得颠倒了”,我不理解。
    师:这位同学,你理解吗?
    生:历史在远离,现今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抛开噩梦,把这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这里嬉戏。从作者的用词可看出,作者不仅是为了对比,我一开始认为是“讽刺”,也是一种反思吧!
    师:这里作者“怕”什么?
    生:怕悲剧重演。
    师:为何有此担忧?
    生: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
    师: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
    生:遗忘!
    师:很好。可以体现一个话题——“忘记与铭记”。也就是为何以“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为题的原因,过去的一切可能被遗忘了。亡国先忘史,怕的就是这个。
    师:正如文章中“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有一种“不安的心情”——怕。
    (多媒体出示一段话)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师:从中我们也读到了记者的责任,那就是牢记历史。
    师:我自己在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生:修饰词太多。
    师:能否举个例子,什么是修饰词?
    生:形容词,像我们做的阅读理解。
    师:我能不能帮你补充以下,你是不是觉得过去阅读的新闻很客观?修饰词呢?
    生:可怕,恐怖,都是表示内心的词语。
    师:我帮你说: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还有吗?
    生:细节。这篇文章具体、细致入微的描写很多。
    师: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价值所在,本文的价值在哪儿?
    师:我选择了普利策的一段话(多媒体显示):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师: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给这篇文章写一段颁奖词?
    先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着名的象征主义戏剧家,一部六幕十二场的童话剧作《青鸟》对世界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该剧表达了对探索人类真理的努力,强调幸福就在人们身旁,只有慷慨地把幸福给予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幸福。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他作品的风格具有深远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迥然不同。他才华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特征已经上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境界,它拨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纤细的心弦。
    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同学们试写颁奖词——多媒体显示上述新闻或作品的颁奖词:)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因为他作品的风格具有深远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迥然不同。他才华中蕴含着的理想主义特征已经上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境界,它拨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纤细的心弦。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颁奖词的写作。一人执笔,准备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颁奖词:
    小组一:因为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有着非凡的创造性,他作为记者所具有的正义感、使命感让他的新闻报道突破零度报道的界限。正式他的正义感与使命感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性与良知。
    师:提一个小小的意见,颁奖词重复出现了“正义感”和“使命感”。语言不够简洁。有请下一位——
    小组二:因为他的报道突破了零度写作的束缚,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细节地描写了奥斯维辛带给我们的反思,唤醒了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人性尊严的关注,对生命的希望。
    小组三:通过环境及参观者的细节描写,再现了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氛围,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民族责任感的高度给人的心声带来极大震撼,其中体现出的希望,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缺乏的主旋律。
    师:写得好,相当完整,既概括了作品的创作手法,又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注。
    师:再看一个小组,写的特别有创意——
    小组四:一篇不同以往形式的新闻报道,一篇发人深省的轰鸣,一篇有关二战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没有什么新闻的背后是一则惊天动地的新闻。
    师:我也展示一下我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记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更记住“奥斯维辛”!
    师:好,下面是课堂结语——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结束课程,下课。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5》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