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报告汇报调研报告劳动力培训调研报告

劳动力培训调研报告

六六教师之家 | 调研报告 | 人气:268

标签:企业调研报告范文,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jiaoshi66.com 劳动力培训调研报告,

(2)师资不足。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只有工作任务,不配人员和编制,使大部分镇成教中心工作难以开展,如桃园镇成教中心共3人,一人临近退休,一人负责中心初中部分工作,仅仅校长一人独守阵地。同时培训学校专业师资的缺乏更导致了劳动力培训工作成了“无米之炊”。

(3)农民认识不到位。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严重,特别是“4050”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保守,对依靠技能劳动致富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的想法。三是由于农民受自身素质限制,加之政府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民对技能培训的显著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对“要我学”与“我要学”发生错位,进行技能培训时,一些农民甚至提出先给误工费,并提供免费午餐,要求答应安排工作,才参加培训的不适当要求。四是基层村组干部在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畏难情绪,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台帐资料所填内容都停留在20**年的基础上。

(4)培训层次不够高。不少镇和培训单位限于自身条件及农民的认识实际,对技术含量高、培训时间长、培训成本高的技能培训热情较低,培训工作只能停留在浅层次,对老企业工人的技术提升也一直未能落实,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技能知识结构,远未达到凭借所学迅速致富的效果。

(5)基层劳保所运行困难。镇劳保所是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培训工作的依托,我市基层劳保所面临人员少、经费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开展。

4、劳务输出与劳动力培训的发展不平衡。

一是培非能就,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业设置档次较低,培训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部分人员培训出来后无处就业。二是培非所用,各镇所在地的劳动力需求是解决当地内转劳动力的承载主体,而实际上不少镇私营企业规模小,生产具有季节性,以生产定单的紧与松、多与少确定招工人数,对体力、经验要求较高,经过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人员上岗后,无需发挥培训所学,在就业时缺乏优势。 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上看,需大于求现象突出,据发改委调查统计全市现缺技术工人  万人。

三、对策建议

1.强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关注。

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认识到位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全市上下要真正认识到劳动力培训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如东海县主动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劳务兴具战略,狠抓农民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本着“输出劳务,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创业者;输出生产者,引回经营者;输出打工仔,引回管理者”的思想。把劳动力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来抓,把劳务输出作为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来落实。我市各级政府及劳动力培训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农村劳动力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等同于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环境打造等中心工作来抓,认识再提高一点,重视力度再大一点,措施办法再多一点,充分发挥现有的劳动力培训转移领导、指导机构的作用为培训转移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针对我市庞大打工队伍,不仅要在劳动技能培训转移上应受到重视,同时在遵纪守法、维护权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上也应受到同等力度的重视。市委、市政府应为切实取得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实效倾注更多的精力。

2.有机结合,加大劳动力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

在赴宿迁市宿豫区、连云港东海县学习考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出现的重复投资、资源紧缺等现状,建议我市可以本着“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的原则”,参考宿豫区劳动力培训的模式,成立职教集团,具体做法如下:成立职教办(由政府办、劳保、教育、农林等劳动培训转移相关部门抽掉人员组成,具有独立的经费,市委、市政府对其进行单独考核,是职教集团的管理核心,)→组建职教集团(由职教中心、技校等我市几所公办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组成)→市劳动力就业市场(负责对全市劳动力情况的统计)→各镇劳保所(镇就业中心对本镇劳动力情况和所在地企业用工情况的统计)→各村组信息员(对本村劳动力情况的统计)。其职教集团的具体运作方针:强化政府统筹职能,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推进区域内整合,总体上优化,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各职业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共同培养。在充分发挥公办职教学校主力军的同时建立职教园区,鼓励社会力量按股进入办学投资,建立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按股分红的办学体制,职教园区可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

3.强化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及转移。

(1)夯实基础,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服务延伸至村组,明确一名村干部为农村劳动力情况信息采集员,对本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适合工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做到有台帐资料显示,同时要以各镇劳保所为依托,对本地企业缺少的工种,人数等情况亦建台帐资料,以上台帐要根据其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做到月月有更新,确保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素质,逐步脱离土地情结,真正认识到劳动力培训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路。

(2)落实细则。各镇劳保所要按照劳动力自身特点,区别进行短平快培训,可将“双后”劳动力(即高中考落榜生)定为劳力输出型;农村能人定为提升技术、创业型;将“4050”人员定为简单工种内输型。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重点,按实用高效原则,积极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在教学形式上,要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观看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五是学习与生产相结合。

(3)抓好典型带动。积极培育典型,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交流,示范推广,切实推动农民培训转移致富。如我市常青镇开展的“订单式”校企联合免费培训模式,可在全市面上进行推广带动。

(4)广开输出渠道,扩大就业空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花木、畜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地得到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切实畅通劳动力异地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区域劳务协作,积极引导全市中介组织与外地劳动力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与规模大、用工密集型企业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4.增加投入,促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客观上政府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可筹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金”,作为农民培训扶持费用,专项用于培训工作,具体可按市、镇两级财政占60%,相关培训职能部门占40%运作。对以下三种形式的培训实行培训费用补贴:一是向提供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免费培训并输送务工人员;二是对就业率高的培训机构给予奖励性补贴;三是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进行全额补贴。同时市财政还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各职业教育学校,各镇成教中心学校培训转移劳动力专项经费,在计划中单独列项。

二是经费问题不仅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支持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渠道筹措解决,如培训可按“谁用工、谁出钱、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由用工单位提供培训经费;也可开展信托培训,由培训单位先垫付培训费用,在学员就业后返还。

三是要完善培训补助政策,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实行高低不等的培训补助。如对参加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培训周期较长、就业前景较好的技能培训,经有关部门认定,可以提高培训补助金额;对参加双证制培训的农民和已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也要给予经费补助。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劳动力培训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tag: 调研报告,企业调研报告范文,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相关分类
调研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