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刚才,郑弋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部署了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我完全赞同;会议还通报表彰了一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县安监局、公安局、文明铺镇三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各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分别向县政府递交了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安全隐患整治交办书。会议开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始终坚持警钟长鸣的防弦不能松
应当肯定,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也是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并在落实责任、深化9项整治、硬化隐患整改、强化宣传教育和监管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与20**年相比,全县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全面大幅下降,一举摘掉了“全市安全生产黄牌警告”的“帽子”,并获得了全市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来之不易,凝聚了同志们的扎实努力和艰辛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盲目乐观。既要看到全县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良好形势;又要看到全县安全生产隐患较多、形势依然严峻的不利因素,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防弦。
首先,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看,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大家都清楚,对安全生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发了一系列的通知。20**年以来,国务院就先后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多达198件次。同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把安全生产摆到与人口、资源、环保等基本国策同等重要位置来强调。20**年2月,中央又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这就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抓得越来越紧,查处越来越严。就我县而言,可以说安全生产是我们开会最多、发文最多、强调最多、检查最多的一项工作。因此,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要求上来,时时处处想安全,聚精会神抓安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执政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安全生产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才有保证,家庭的平安幸福才能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有保障。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的差距和问题。从安全生产的基础看,我县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建设欠帐较多,防范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不少企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看,我县还有一批重大隐患尚未完全整改到位,一些新建项目也存在安全隐患,稍有疏忽,极易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更为突出的是,个别领导、少数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思想松懈,麻木不仁,这比隐患本身更危险。凡此等等,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而影响我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务必从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做到一刻也不能放松。
再次,从推进xx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看,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推进xx又快又好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从我县情况来看,目前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大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营企业等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不安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统筹兼顾抓好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我们就不可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和实现xx又快又好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越是大发展,越是大建设,就越要注意安全生产”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与部门利益的关系,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安全生产,两手都要实,两手都要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生产服从安全,安全高于一切,以安全保稳定,以安全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进xx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二、在管理环节上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监管的原则不能偏
安全生产工作点多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渗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涉及到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个单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自觉把严格执法贯穿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依法管安全,依法治安全,依法促安全,推进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依法推动重大安全隐患整治。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基础、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今年我们必须继续把安全生产事故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着力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郑弋同志在报告中明确了九个方面的专项整治重点,有关责任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把工作抓紧抓好。特别是今年县政府交办的22个重大安全隐患,要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布,让群众和社会来监督,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对每个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要实施跟踪督办,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对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实行“定时间、定措施、定标准、定责任人”。对公共设施安全隐患和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逐行业、逐领域进行全方位排查,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措施加以整治。凡没有特殊原因不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必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停产的坚决停产,该炸毁的坚决炸毁。大家必须认识到,如果现在该关的不关,该停的不停,该炸的不炸,将来发生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很可能就不是停产停业、关企业的问题,而是停职、关人的问题,到时法不容情,谁也无法替你开脱罪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希望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千方百计把重大隐患整改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二)要依法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是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项费用、风险抵押金和工伤保险等“四项经济政策”的落实,下决心加大安全投入,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级政府要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凡国家、省、市安排了专项资金的,要想方设法落实配套资金予以保障,并设立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重大公共事故隐患治理、宣传教育、专项整治等方面的需要。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投入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和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自觉提取安全费用,上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全面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企业讲清楚,如果你现在不愿缴费,不愿拿钱搞投入、买安全,将来也许要花成倍的钱来补损失,一把火就可能毁掉一个企业,一次事故就可能失去一年的效益,甚至可能葬送业主一生的前程。县安监局要抓紧对企业的安全投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看企业是不是按照规定投入到位,凡没有达到投入要求的,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象煤矿“一通三防”的问题,不能讲客气,执法要硬一点,宁可现在听骂声,不可将来听哭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依法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严格市场准入。这就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坚决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当然,大家发展工业、大上项目,县委、县政府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帮助。但在上项目的同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我县特有的资源条件,小水电、冶炼、加工类项目较多,一定要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今后,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都要从设计开始,就必须把安全生产设施建设纳入安全规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不能因为省几个钱而不搞安全设施,不能项目一落地就成安全隐患。凡不具备发证条件的项目,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新建项目不允许出现安全欠帐;已建项目的安全欠帐必须制订计划,尽快弥补,限期改造,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事故。同时,要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督检查。凡不符合条件,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但取得经营、运输许可证的,要吊销其许可证,并追究发证部门的责任,造成事故的还要依法查处。
tag: 省市县委,机关公文写作,行政公文写作范文,职能部门 - 省市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