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的食疗作用
豆科草质藤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或荚果。又称南扁豆、沿篱豆、峨眉豆、羊眼豆、藤豆,有黑、白等色之异。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和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栽培。冬季采收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皮,收集种子炒黄或稍煮;或秋季采摘未成熟荚果鲜用。
扁豆的食疗作用有哪些呢?健康生活小常识话你知,扁豆的食疗作用如下所述:
【性味功效】:甘微温;健脾化湿。
【食疗应用】:赤白带下,用炒扁豆研末6g,米汤送下,芡实米汤送下更好。服药后胎动不安,用生白扁豆去皮研为末,米汤饮服30g,浓煎汁饮亦可。夏天腹泻、呕吐,用扁豆30~60g,煎汤内服。
【说明】: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法定的药食两用食物。又名扁豆、沿篱豆等。扁豆嫩时带壳炒食,宜高温多煮,以破坏其毒性成分,老时吃扁豆子。子入药,健脾清暑化湿,能治疗急性和慢性腹泻和带下诸症。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数种,白扁豆可食可药。黑扁豆古名鹊豆,供食不供药,红扁豆广西民间作为清肝药,治疗眼生翳膜。扁豆叶、花、藤、种子皮均可作为药用。扁豆叶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治吐泄、疮毒、跌打损伤。扁豆根含天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可治疗便血、痔瘘、淋浊。扁豆衣功效同扁豆,效果稍差。通常食扁豆时带皮,但入药时则肉和皮分开。
【附方】:
1,扁豆茯苓散:炒扁豆30g,茯苓15g。研为细末。每次3g,加红糖适量,用沸水冲调服。
本方以扁豆健脾除湿,茯苓补脾而能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
2,煮扁豆:扁豆子60g(或嫩扁豆荚果120g),以食油、食盐煸炒后,加水煮熟食。每日2次,连食1周。
此方取扁豆健脾除湿以止带。用于妇女脾虚带下。色白。
3,扁豆香薷汤:扁豆30g,香薷15g。加水煎汤,分2次服。
源于《千金要方》。本方取扁豆利湿和中,香薷化湿利小便。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呕吐腹泻,小便不利。
若夏季兼感暑热,见有心烦发热、头昏等症者,可加荷叶、金银花之类清热祛暑。(推荐阅读:扁豆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