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学习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中能力检测(上册)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中能力检测(上册)

六六教师之家 | 初二语文学习 | 人气:363

标签:初二语文学习大全,http://www.jiaoshi66.com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中能力检测(上册),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基础(20分)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写。(8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1分)

  (2)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1分)

  (3)吏呼一何怒! 。杜甫《石壕吏》(1分)

  (4)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1分)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2分)

  (6)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 , ”两句来表达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听途说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对联、题目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C、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语无伦次

  D、后遂无问津者/津津有味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诘(jié )问 颓(tuí )唐 B. 狼藉(jì ) 琐( shuǒ) 屑

  C. 尴尬( gān)(gaì ) 滞( zhǐ)笨 D.伎(jǐ )俩 吊唁( yàn)

  4、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风尘苦旅 连声若若 微不足到 大庭广众

  改为 改为

  5、以“亲情是……”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3分)

  亲情是 ,亲情是 ,亲情是 。

  6、班上将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做好下面的准备。(3分)

  (1)在汶川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之际,班上要举办一场“献爱心,祝福灾区人民”的主题活动,要求你收集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请写出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法。(1分)

  答:A: B:

  (2)请用简短的几句话,表达你对汶川地震灾区小朋友的关爱和祝福。(2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爱莲说(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淤泥”和“清涟”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 是写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态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9、本文采用了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背影(13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A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C )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词语。(2分)

  A: B: C: D:

  11、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12、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

  13、《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请分析划线这两句话,表达父亲怎样的心情。

  (1)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分析: (2分)

  (2) 进去吧,里边没人。分析: (2分)

  14、文中划波浪线的两句话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12分)

  ⑴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到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⑵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⑶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⑷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块花布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⑸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⑹“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⑺“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⑻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⑼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⑽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⑾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⑿“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⒀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⒁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5、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          的心理,“母亲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的“终于”表现了母亲        。(2分)

  17、第⒀段中,为什么说“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8、第⑽段“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中的“居然”表现了我                的心情,突出了母亲                      。(2分)

  19、请谈谈你对⒁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四)(7分)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所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中能力检测(上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学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