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625

标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②∠B与∠C是直线AB、CF被直线B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与CF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作CD∥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
  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与EF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

  作CD∥AB,因为AB∥EF,CD∥AB,所以CD∥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AB.
  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
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1C1,B2C2……B5C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1B5和A2C5垂直吗?

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1C1,B2C2……,B5C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2C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
  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
  学生分清线段B1C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1C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1C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
  (像线段B1C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教师画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EF⊥AB,垂足为F.
  学生思考:EF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的长度d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
  (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
  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
  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
  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②命题的形成.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
  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第③命题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角相等”是结论。
  三、巩固练习
  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们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第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是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解答:1.是命题,题设是“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论是“结果仍是等式”.
  2.第一个命题正确,第二个命题错误。可举出例子说明,如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但这两个同旁内角不是邻补角。对于学生所举的错误命题,教师应给归纳一下,有两类:第一类是命题题设不足于确定命题结正确,如“同位角相等”,这里条件不够;第二类命题是在命题的题设下,结论不正确。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四、作业
  1.课本P25.5,7,8,11,12.
  2.补充作业:
一、填空题.
1.用式子表示下列句子:用∠1与∠2互为余角,又∠2与∠3互为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所以∠1和∠3相等_________________.
2.把命题“直角都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___________.
3.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7, 则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_____度.
二、选择题.
1.设a、b、c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设a⊥c,b⊥c,则a⊥b   B.若a∥c,b∥c,则a∥b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互补的角但非邻补角的对数有(  )
   A.6对   B.8对   C.10对   D.12对
3.如图,已知AB∥DE,∠A=135°,∠C=105°,则∠D的度数为(  )
   A.60°  B.80°   C.100°  D.120°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平行或相交
三、解答题.
1.已知,如图1,∠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B、E分别是AC、DF上的点,∠1=∠2∠C=∠D.
  (1)∠ABD与∠C相等吗?为什么.
(2)∠A与∠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EAB是直线,AD∥BC,AD平分∠EAC,试判定
∠B与∠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4),DE∥AB,DF∥AC,∠EDF=85°,∠BDF=63°.
 (1)∠A的度数;
 (2)∠A+∠B+∠C的度数.毛
















第 1 页 共 9 页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人教新课标数学七年级第五章《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