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职能部门经贸招商对劳动价值源泉的现代经济分析

对劳动价值源泉的现代经济分析

六六教师之家 | 经贸招商 | 人气:221

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政府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jiaoshi66.com 对劳动价值源泉的现代经济分析,
但是,问题还没有完,接下来要回答“超额价值”又是从哪儿来的?它的源泉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回答,一种回答认为,使用先进设备的企业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它的劳动更有生产力,它的个别劳动可以“自乘”为多量的社会劳动,形成较多价值。因而“超额价值”是其自身劳动创造的。这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简单片面理解的一个典型例子。根据数理逻辑,只有不同名的量换算时才能发生自乘作用,同名的量是不能自乘的。正如1米可以自乘为3尺,1 米却不能自乘3米。超额价值作为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差额,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差额。既然社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别劳动时间,那么等式右侧的“社会必然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必定是同名的量,否则它们就不能相减。既然两者是同名的量,那么个别劳动时间就不能自乘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自乘为较多的价值。另一种回答是:超额价值是后进企业的超额劳动转化来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部门内的竞争、由不同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平均化形成的。商品价值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其实就反映了这个平均化的过程和结果。既然如此,如同在平均数规律起支配作用的一切领域一样,一个商品生产者之所得必是另一个商品生产者之所失。换句话说,先进生产者的超额价值是落后生产者的超额劳动转化来的。在社会经济实践中,部门内部生产力的不平衡是经常发生的,这正是自动化企业获取超额价值的基础。从国际范围看,在国际价值形成过程中,后进国家的超额劳动也会由于竞争转化为先进国家的超额价值。在这里,科技进步的意义、物质要素效率提高的意义不在于它们成了新价值的源泉,而是在于形成竞争优势,让落后者的超额劳动转化为先进者的超额价值。因此,劳动价值论尽管否定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但丝毫也不贬低技术进步的意义,不贬低提高物质生产要素效率的意义。劳动价值论并不鼓励落后,并不鼓励增加劳动耗费。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只知道拼体力、拼劳动、拼物质消耗的企业最终是要亏损出局的。在价值形成问题上,劳动价值论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也是吻合的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 
这一问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二类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与现实不完全相符,需要根据事实加以修正。 
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种以特殊社会生产关系为标准。例如,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而言,凡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都属于生产性劳动,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都属非生产性劳动。另一种标准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为标准,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马克思认为,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能够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生产性。流通领域中的劳动,要区别情况:凡是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有关的劳动属生产性劳动,凡是只与价值形式运动有关的劳动均属非生产性劳动。根据这个标准,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只有运输业(货运)、邮政电讯业(为生产服务部分)、商品仓储业、维修业等少数服务业部门的劳动具有生产性,其余服务部门的劳动均是非生产性的。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微不足道,因而马克思认为对它可以忽略不计。根据马克思的看法,生产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故非生产性劳动部门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只能从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中抵扣。这一认识,在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未能得到有力证明,相反产生了如下后果:(1)导致社会主义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生产、轻流通,重第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的偏向。(2 )使社会主义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无法与国际接轨, 形成了与西方国民账户体系(sna)相对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3)更加消极的是,限制了对现代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科学意义的论证和认识。服务行业是当今许多国家就业人数最多、创造国民收入最大的一个产业部门,其中个体经营和手工劳动的形式也最为普遍。这一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最能直观地说明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意义。但是由于认定流通领域的劳动大多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把其排斥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之外,结果是作茧自缚,捆住了手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 
为了使劳动价值论和经济现实协调起来,我们应当重新研究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标准,把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生产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的统计实践工作中,80年代以来就已经这样做了,现在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说明。总的看法是,我们不能同意西方经济学关于一切服务都具有生产性的见解,但也的确应该把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的概念加以扩展,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并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一致起来,便于对外比较。这种修正,并不改变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结论,只是扩大劳动价值论的应用范围,使之更加适用于现代经济分析。 
四、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和知识创新的关系?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浪潮遍及全球,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运动正无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崭新时代,如何认识知识创新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不曾解答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因此,这一问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三类问题。 
由于知识经济刚刚揭开自身的面纱,对其中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随实践发展而深化,因此这里只能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属于认识范畴。 知识创新活动本质上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知识创造价值,表明脑力劳动耗费相对体力劳动耗费占据了主导地位,劳动创造价值出现了崭新的形式。一个人白手起家,几乎不用资本、自然资源,凭脑袋搞发明、搞创造,出卖点子、出卖技术、出卖智力服务,就可以形成价值。劳动价值论的表现形式更加纯粹了。因此,知识创造价值与劳动价值论非但不矛盾,相反再一次证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知识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不但在自身领域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对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不同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无形生产要素的创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渗透,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使科技创新的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超额价值。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可以提高生产中劳动的活力和物质要素的效率,同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创新为生产开辟新的需求,从经营决策角度为提高企业效益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3)产品创新是知识创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产品创新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增加原有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创新产品。如模拟电视发展为数字电视即是一例。二是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创新产品通常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同时又有很强的品牌效应。技术上的垄断和品牌上的吸引,导致这类产品的市场垄断。因而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往往可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归根到底仍是劳动创造的,但对获取垄断利润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是通过价格分配功能实现的,与该企业的劳动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系列软件是个创新产品,在欧美日市场上售价为200—300美元,合人民币不超过3000元。拿到中国市场,一开始却卖到6000多元,而且越是技术落后的国家,windows产品售价往往越贵。 
创新活动带来的利润,很多是通过价格背离价值产生的,对所得者而言,已不属于劳动创新价值的问题了。分析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准确、客观,注意把价格与价值区别开来。属于价值问题,就要抽象掉供求因素,研究劳动耗费和价值形成关系。属于价格问题,就要考虑供求因素,研究价格背离价值的作用。有些人现在研究问题,往往不予区分:价值问题是价值问题,价格问题也是价值问题,这就讲不清楚了。这样一种分析思维的形成,和对马克思抽象法的肤浅理解有关。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该象在真空中研究重力加速度一样使用抽象法,即把一切起干扰作用的现象排除在本质分析之外。依据这种方法,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本质时,把供求不平衡产生的价格背离价值这一常见经济现象排除掉了。他认为价格虽然经常围绕价值波动,但从长期看,供求会平衡,价格跌涨会抵消。至于短期的供求不平衡,价格的短期波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价格分配功能,马克思认识到了,但没有去考察,因为这不是他的研究任务。这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基本上没有涉及市场价格问题,他始终是在价值(和生产价格)范围内研究问题。这就产生了一个方法论上的误解,仿佛一切经济分析只能从价值(或生产价格)范畴上去研究,这样才是马克思的方法。如此机械地研究现实经济现象无异于削足适履。其实,当我们今天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问题时,通常都是一些十分现实的具体问题。分析这类问题,不能采用马克思的长期分析方法,只能采取短期分析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问题应该从劳动、价值两个层面研究,有的问题就需要从劳动、价值、价格三个层面研究。这样研究问题,并不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规定,但却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更加丰满和充实。 

上一页  [1] [2]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对劳动价值源泉的现代经济分析》相关文章

tag: 经贸招商,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政府公文写作范文,职能部门 - 经贸招商

相关分类
经贸招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