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范文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实施“两育”策略,创建“三明”教师文化

实施“两育”策略,创建“三明”教师文化

六六教师之家 | 学校管理 | 人气:229

标签: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http://www.jiaoshi66.com 实施“两育”策略,创建“三明”教师文化,

莘庄中学“三明”教师文化的架构

在变革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和发展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剧烈地荡击并改变着传统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莘庄中学“品牌”教师队伍,打造具有莘庄中学特色文化的教师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校本化、个性化、系统化、持续化地创建,“三明”教师文化构建的实践研究,就是学校实现上述发展愿景的有效载体和统领项目。

我们认为,“三明”教师文化既是学校发展的追求目标和文化规约,也是教师综合素养的积淀和复合,教师主体自觉的价值追求目标。“三明”是指明德、明识、明术,注重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蓄积,力图由初级层面的功利性、物质性考评制度逐步晋升到高级层次,力求学校“三明”教师文化内化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凝结成为引领学校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整合功能和教育功能。 ——“明德”。明德,是“三明”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的事业要求和事业追求境界,主要指修炼高尚师德。明德的核心内容是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根据学校提出的“四爱四高”教师精神,进行系统的师德建设。“四爱”是指爱国忠诚、爱校真诚、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教师精神;“四高”是指高尚师德、高昂热情、高超水平、高度自信的师德素养。概言之,“四爱四高”的主旨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纯洁的道德品质、关爱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意识。

明德的内涵界定为“四爱四高”是基于以下认识。“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与承担教育职能的“士”与“大夫”并列,“师”与“天、地、君、亲”共享世人的尊崇。教师既是古代社会传授知识的人,又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甚至可以说,在他们身上所发挥的精神领袖的职能远远大于其所承担的传授知识的职能。伴随着人类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流变,教师以高超的智慧与高尚的品德发挥着精神导师的作用。当下,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历史使命,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人文修养和社会阅历等多重任务,育德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成为主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规定性。万事德为先,立事先立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所定的五条标准更为精辟,“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这需要逐步逐层修炼,且应终身努力,因为道德规范有下线无上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模仿的道德实体,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显性或隐性的深层影响,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灵魂,健全自己的人格,必须成为“堪为师、可为表”的道德楷模。

——“明识”。明识,是“三明”的基础,是教师学养和智慧长期积淀的总和,是教师的发展要求和专业追求境界,主要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明识的核心内容是“四者”要求,“四者”是指莘庄中学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理论的实践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专业发展的求索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基本目标是从崇拜知识占有知识,走向运用知识整合知识,再升华到享用知识创生知识的境界,成为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两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自主建构、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的综合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时事政治、现代教育技术等通识知识的综合储备,特别强调专业性、通识性和时代性。

——“明术”。明术,是“三明”的手段,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业追求境界,主要指教学艺术,明术的核心内容是贯彻教书育人的宗旨,xx市教委提出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馈“教学五环节”,突出学校课堂教学的“五点”基本要求:激趣点创设合理、双基点落实到位、分层点实施明确、互动点启动有效、人文点升华内化;基本原则是教师与学生结成对立统一的学习共同体,相伴相融,共生共长;以“学”定“教”和以“教”适“学”相统一,“教”的现实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教师的“不教”;“教”中“学”与“学”中“教”同步,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双主”有效互动,变“书本型教学”为“生活型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师生个性化的经验积淀带入课堂,师生共建“情境课堂”;变“知识型教学”为“思维型教学”,将问题和探究带入课堂,师生共建民主平等对话、多向互动激活的“思维课堂”,授之以“渔”,因时因地因材而施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期打磨、不断提升,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出色的教学效果。

实施“两育”策略,打造“三明”队伍

莘庄中学以区级课题《学科教学与“两纲”教育相融合的主题教育实践研究》为实践项目,注重学科文化的育情育德、导智导行功能,深入挖掘学科文化中的育人素材,全员、全学科、全过程融合“两纲”教育。以“五课教研”——联合备课、团队磨课、反复试课、深入评课、反思品课为抓手,扎实落实课堂教学“五点”——激趣点创设合理、双基点落实到位、分层点实施明确、互动点启动有效、人文点升华内化的要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融通、育德育智并举的新途径,逐步完善适合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三明”教师文化应用体系。

www.jiaoshi66.com

——德育文化策略。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有机结合,学校制定《莘庄中学师德建设实施意见》《莘庄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莘庄中学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莘庄中学师德培训制度》《莘庄中学德育考评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保证“四爱”教师精神和“四高”师德素养的培塑与提高,通过长期的师德工程建设,使莘庄中学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纯洁的道德品质、关爱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意识,有效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和教师育德职能的实现。建立全员德育模式,完善“四级”管理: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教处——统一领导全面协调,年级组——组长统筹班主任和德育班主任、具体实施,班级——班主任班团干部形成合力贯彻落实的德育机制,形成纵向直通、横向拓展、上下步调一致、政令信息畅通的德育网络体系。

以主题班会展示和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载体,全员化、常态化、系列化、有效化地持续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20**年以来,学校在创建特色德育过程中,以主题班会和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扎实落实“两纲”教育。每学期确立一个主题,先后召开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树魂,民族之本”“生命在热爱中闪光”“让我们在感恩的情怀中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按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各年级的教育目标,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教育主题,如高一年级注重养成教育,成为模范年级;高二年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成为示范年级;高三年级加强立志成才报国教育,成为引领年级。各班级、各年级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教情和学情”,组织开展“与礼同行”“与诚同行”“与爱同行”“与美同行”“四行”系列主题班会,班班展示,全校评比,纳入学期和年度考核。

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校积极探索学科文化与“两纲”精神相融合的主题班会和主题教育活动,将平时教师在课堂中涉及到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一个个点或一个个场景,以学科专题教学的形式呈现,要求教师把点串成线、连成面,挖到点、讲到位,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从专业学习中感受深邃的人文精神,有效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学生的道德素养,追求“两纲”教育渗透性的穿透力,使之效绩最大化,提升“两纲”教育融合性无痕对接的艺术性。

——智育文化策略。我们把“三明”教研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智育文化策略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突出践行三维目标和“教材结构,内容简析,教材处理,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的教案设计六要求,加强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文化建设。xx市“双名工程”和闵行区“百千培养工程”的引领,开展校本研修。20**年出台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措施,20**年提出教师“自主、有效的专业发展”理念,20**xx市教学专家组6门学科7位专家来校指导,采取选拔青年教师成立“新星沙龙”、本校师徒结对、专家带教骨干教师三种形式,形成教师自我研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双层互补式”教师发展模式。还提出《精细化教学管理方案》,按照“精心备课、精品授课、精细辅导、精选作业、精确反馈”的教学管理“五精”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把“聚焦课改、决胜课堂”作为目标,严格落实课堂教学“五点”——激趣点创设合理,双基点落实到位,分层点实施明确,互动点启动有效,人文点升华内化要求。建立学校行政人员定点督导教研组建设制度,认真督导和协助教研组长双周教研活动,共建学科教学资料库。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开拓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途径,并籍此全面带动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尽快驶上新课程改革的快车道。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实施“两育”策略,创建“三明”教师文化》相关文章

tag: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教育教学 - 学校管理

相关分类
学校管理推荐